• 2014年3月19日

    (经济观察)中国科技企业掘金智能可穿戴设备大潮

        18日,美国谷歌公司发布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卓穿戴操作系统,而此前三星、索尼等都已推出自己的可穿戴产品,视频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正加速走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受益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兴起,中国一些科技企业找到一条新的业绩增长之路。

        近日,中国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已逐步开展与可穿戴设备相关的业务,并将此作为下一个业务增长点。而过去一年,与智能终端产品有关的多家上市科技公司的营收与利润均高速增长。

        中国上市公司歌尔声学近日公告称,已实现产品研发由智能手机、平板向智能电视、可穿戴计算机等领域扩展,由声学技术研发向声学、光学、短距离无线通讯集成研发扩展。2013年,歌尔声学营业收入近10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4.05%。

        歌尔声学为包括苹果、三星、索尼等在内的国际领先电子品牌提供电声器件设备。这家公司最新一期年报中表示,“智能消费电子新的产业机会不断涌现,为公司产品的销售创造了新的产业机遇”。

        来自中投顾问的数据显示,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由2012年6亿元猛增至2013年20亿元,未来2年内有望突破100亿元。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近日的报告预测,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是2013年的10倍。

        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已直接开展了与可穿戴设备相关的业务。华为在近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推出了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可通过蓝牙与耳机连接,支持无线通话,并且可让佩戴者直观地查看时间和信息等。

        上市公司北京君正日前表示已将穿戴式设备市场作为公司重点推广的新市场领域,其智能手表方案基本成熟,并展开了市场拓展工作;中颖电子表示将在自己核心技术领域内,深化某些可应用于穿戴式产品的技术。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说,可穿戴设备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亮点,更是各大电子巨头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可穿戴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不仅代表着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迅速升级,还能为该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已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另外一些与可穿戴设备有关的多家上市公司业绩也都呈现出高速增长。其中,2013年欧菲光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77.95%,北京君正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72.35%。

        贺在华说,国内涉足可穿戴设备的上市公司已超过20家,在产品研发、芯片制造、语音控制、医疗应用等方面有较强优势。快速发展的可穿戴市场使得A股上市公司也从中分得一杯羹,业绩良好在“情理之中”。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迅猛扩张与政府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力有关。国务院发布的《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产品,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

        按照规划,到明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面对未来的可穿戴市场,LightspeeD公司的常务董事杰里米-刘表示,一旦穿戴式设备成为气候,下一个新的数十亿级别的公司就将在这个领域产生。

        不过,研究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部分可穿戴设备相关科技企业仍局限于配套和技术转化方面,国内可穿戴企业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多数公司以低端配件制造、低端产品研发为主,在品牌知名度、核心技术突破、安全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巨头还有不小差距。(新华社记者席敏 袁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