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3月2日电,古稀之年的周兴华两鬓斑白,但走起路来依然风风火火,说起最爱的岩画和古长城更是滔滔不绝……
前不久,他给记者送来刚刚出版的《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和《宁夏史地新证——神秘南长滩》两本书。至此他已编撰出版了近十本关于岩画、古长城的研究书籍。
“现在我愈加感觉时间紧迫。考古研究争论很大,我只想尽自己所能,留下些资料,留下些思考,供后人参考。”周兴华说。
今年71岁的周兴华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1963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在学校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岩画的照片,而这一眼就注定了他与岩画的一生情缘。
“当时看了岩画照片特别惊奇,也有点不甘。那时学术界都认为只有欧洲有岩画,中国没有。”他说。
学成归来,周兴华并没有立即走上学术研究道路,而是踏上了仕途,先后担任过村干部、乡干部、副县长等。除了工作之外,他魂牵梦萦的就是岩画。每有机会到山里,周兴华总是反复寻找岩画,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有一次,一个放牧人告诉我香山有‘神马’,太阳出来看得见,太阳落下就没有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会不会是岩画啊?”
在放牧人的带领下,周兴华实地勘察了“神马”,确定就是岩画,而这一发现诱发了他对中卫境内其他大山中是否还遗存有岩画的求索。
1986年,时任中卫县(现中卫市)副县长的周兴华代表县政府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确定地界时,意外发现中卫照壁山附近的大麦地竟有许多岩画!顺藤摸瓜,他终于发现在这荒山野岭中居然还遗存着一个规模博大、内容丰富的大麦地史前岩画博物馆。
史前维纳斯的图像,也是此时首见。最初的印象是这幅图像很奇怪,是一位双乳饱满、大腹便便的女性裸像。这就是后来名扬国内外的大麦地岩画和史前维纳斯的发现始末。
“大麦地岩画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岩画主要地区’是考证早期人类智慧的重要依据。人类文化起源是多元性的,‘岩画主要地区’的存在,说明在这一区域早就有智慧人类活动。”周兴华说。
后来周兴华离开了中卫,来到宁夏文化部门工作,开始他的学术生涯。在他退休前,他是宁夏博物馆的馆长。
退休后的周兴华重新返回中卫,继续自己的野外探访之路。多数时候他是“蹭”朋友的车去野外考察。有时朋友们有事,而他又听说哪里有岩画或古长城,即便是租车也要去。
“有一次我发现老周一整天都坐立不安,一问才知道他想去野外考察,但朋友们有事都来不了。我看他实在难受,只得主动请缨陪同前去。其实说是陪同,不如说是我把自己当‘人质’。因为有我在,老周不会走得太远,就不会跑到沙漠深处去了。”周兴华的老伴魏淑霞告诉记者。
除了岩画,历朝历代的古长城也是周兴华研究的对象。他最先提出宁夏境内遗存有西周长城、秦长城、汉长城、清修长城的观点,还出版了《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一书。
“在我多年的田野考察中,一些新老朋友与我一起探索在黄河两岸中,苦乐在跋山涉水中,沐浴在沙漠戈壁中,品味在千年古韵中。此境此情,甘苦自知、无怨无悔,可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句话是周兴华多年心路的最佳写照。(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