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2日

    相约“剃龙头”:理发刀上百年时光

          沈阳3月2日电,“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喜剃头”。“二月二”这天上午,57岁的魏亚杰专程从沈阳市郊驱车一小时,前往市中心一家理发店,与几位老姐妹相约“剃龙头”。“二十几年来,我几乎每周都来这儿做头发。”

          早在清晨6时,这间贴着老报纸、挂着旧风筝的百平小房,卷帘门就已拉开,青白色搪瓷缸也盛好了肥皂泡。伴随着老式影碟机娓娓传出的《何日君再来》,一周前已预约,赶大早前来“剃龙头”的顾客张松,闭着眼享受师傅纯熟的理发手艺。

          “‘二月二’理发是中国的传统风俗。在有岁月感的理发店‘剃龙头’,能有一种‘穿越’的错觉。”张松说。

          各色时尚发廊遍地盛开的今天,在这家“古朴”的孔雀理发店,顾客还要弓着腰、低着头,在洗脸盆前用胶皮水管冲洗头发;也可以闭着眼,坐在锈迹斑驳、有舵轮式摇把的日本产老式雕花理发椅上,享受穿着白大褂、技法娴熟的理发师傅,用一个世纪前德国产的刮胡刀,带来“慢节奏”理发剃须服务。

          20岁的发网和焗油机,40岁的烤头机,80岁的理发椅,100岁的剃须刀……时光与记忆浓缩在这些美发器物中。“我当年学徒时,用的就是这些器具。”“掌柜”李金岭拿出一张民国十八年五月二十日的《大亚画报》,上登有该店广告。“民国十八年是1929年,说明理发店至少有84年以上的历史。据说当年张学良曾是这儿的学徒,专门学习打理张作霖的‘一字胡’。”

          “人上了年纪,就开始怀念旧物件和旧时光。”77岁老先生朱午铭说,来“孔雀”“剃龙头”是他从小到大的习惯。“听着老式剃刀的沙沙声,我能找到童年的回忆。在这里理发是次要的,主要是可以感受到老友间的温暖,很幸福。”

          没有小工,没有助理,没有收银员。每位顾客从进门到离开,都由一位师傅全程负责。正值午饭,李金岭招呼排队等候理发的顾客,“先来吃口饭,吃完再剪”。“剪发师就叫理发员,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头。这儿没有VIP,不管是领导名人还是平头百姓,只要进门就是自家人,同一待遇。”李金岭说。

          李金岭表示,店里80%的顾客都是中老年人,很多都是20年、30年,甚至更久的老主顾。“不少顾客是家族‘团购’,从我师傅、师祖时代,一直剪到今天。”

          虽然理发店不愁客源,“二月二”这天有160余人来“剃龙头”,但传统手艺的传承是个问题。李金岭坦言:“我们的特色,在于完全复古的理发技巧和刮脸技术,可现在年轻人大多不爱学。目前看来,我们这些老员工退休后,这些传统技艺很可能濒临失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