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4月11日电,阑尾一直被认为是身体上多余的无用组织,而日本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阑尾能够向肠道提供免疫细胞,发挥了保持肠内细菌平衡的作用。由于溃疡性大肠炎和克罗恩氏病都被认为是由于肠内细菌平衡崩溃而发病的,因此这一新发展有望促进开发出治疗上述疾病的新方法。
阑尾是盲肠顶端延伸的细长组织,又称蚓突,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细长而弯曲的盲管,远端闭锁。
此前,研究人员已知阑尾拥有制作免疫细胞,攻击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等的作用,但是由于阑尾有时会发炎,因此有时其他疾病进行开腹手术时,也会顺便将阑尾一并切除,认为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研究小组为了调查阑尾的作用,对切除了阑尾的实验鼠和没有切除阑尾的实验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大肠内,负责制作维持肠内细菌平衡的抗体的免疫细胞减少了一半,肠内的细菌平衡也崩溃了。
研究小组还确认,阑尾产生的免疫细胞能够移动到大肠和小肠,从而确认阑尾对于保持肠内细菌的平衡发挥了作用。
研究小组指出,如果肠内细菌平衡恶化,就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不要随意切除阑尾。
东京大学、近畿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此项研究,这一成果的论文已经刊登在10日一期的英国《自然通讯》网络版上。(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