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9月14日

    新加坡大选,意料中的胜利



      选举的“激烈”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想象和期待出来的,选举结果则表明,新加坡政治回到“正轨”。这得益于人民行动党的绩效、具有特色的选举制度以及选举技术。

      在提前举行的大选中,李显龙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毫无悬念地再次取胜,也消弭了外界关于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政治将出现较大变动的预测。新加坡独特的选举政治和选举技术让人民行动党“独大”的地位维持了50年,李显龙在胜选之后,开始畅言新加坡未来五十年的道路。

      新加坡这次大选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在于,2011年人民行动党遭遇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惨胜”,得票率仅为60.1%,反对党在集选区获得历史性的突破。新加坡的世代更替,建国一代逐渐淡出,年轻一代对人民行动党的“感恩”之情淡化。此外,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先生逝世,一个“后李光耀时代”真正来临了,没有李光耀庇护的人民行动党是不是还能继续保持绝对优势的执政地位,也是外界所关注的。

      可见,这次选举的“激烈”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想象和期待出来的,选举结果则表明,新加坡政治回到“正轨”,2011年的选举可能只是一次偏离,也是选民对人民行动党表达的不满。而那次“惨胜”也引起了人民行动党高度的警惕,在过去几年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弥补过失。增加了住房供给,减轻了放假上涨带来的负担,加强与人民之间的沟通等。只要反对党努力做的,人民行动党要做得更好。不得不承认,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个党的廉洁、高效以及远见。而反对党所取得的成绩,对人民行动党来说也是莫大的鞭策。

      人民行动党可以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但也不能完全阻碍其他政党团队水平的提高,工人党吸引了不少精英人士的加盟,如果到了一个临界点,也不排除会出现旗鼓相当的对手。就得票率而言,人民行动党的支持率没有想象得那么高,尤其是与其在议会中的议席严重不成比例。

      得票率和得席率之间的偏离是新加坡选举制度的一大特色。一是新加坡选举实行相对多数决制,人民行动党可以在选举中轻易胜出,加上反对党众多,要获得席位几无可能;二是新加坡实行集选区制度,集选区的候选人“打包”参加选举,人民行动党的强势部长们会提携新人,反对党要在集选区获胜难上加难。通过不断重划选区,人民行动党可以保障获得相对多数的选票,从而赢得集选区的议席。

      集选区制度的实行保证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当然,前提是人民行动党有比较好的执政业绩。集选区制度以及相对多数决原则,使人民行动党能够巩固执政地位,即便在得票率下降的情况下,反对党也不会获得可以制衡人民行动党的议席。选举成为对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确认仪式,而这次选举的大胜则进一步确认了其执政地位,由此,李显龙才能谈及未来十年,甚至五十年的远景。

      人民行动党的绩效、具有特色的选举制度以及选举技术,让这场“竞争激烈”的选举毫无悬念,胜利,就是意料之中的加冕仪式。

    作者:孙兴杰(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博士)
    原载:新京报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