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9月26日

    港式月饼:一个家族的坚守与承诺



          香港9月23日电,一大锅盆菜,一小盏灯笼,一家人团聚,香港人的中秋少不了美食和彩灯,但是真正让香港人铭记的,还是那一口传统的港式月饼。

          说到香港的传统月饼,就不得不提“奇华饼家”。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品牌,拥有77年历史的奇华饼家保留着最香港的月饼口味,“双黄白莲蓉”、“五仁咸肉”、“金华火腿”,这些传统的香港月饼如今依然是奇华的主打产品。

          坚守传统的黄家人

          作为奇华饼家的第三代传人,黄嘉杰已经管理奇华18年。从海归留学生到如今的跨国公司掌门人,黄嘉杰用18年的时间诠释了奇华上两代人对于传统的坚守。

          回想18年前,刚从美国归来的黄嘉杰意气风发,为了公司的发展,从包装到送货,从销售到找店面,事无巨细,他都亲历亲为。

          工作虽然繁重,但是黄嘉杰对奇华的感情却是日益加深。从刚进公司时的10家店铺发展到现在的跨国公司,黄嘉杰这一代人的努力,让香港传统月饼不断地演绎着新的故事。就像他所说的,“我相信,传统月饼会一直流传下去。”

          坚持做传统月饼,是奇华的追求,更是奇华三代人的承诺。从用料到配方,再到工艺,奇华月饼都保持着几十年前的传统。黄嘉杰说:“我们的月饼,现在的味道绝对和几十年前是一样的”。这种坚守,承载着的不只是对老味道的思念,更是一座城市传统的印记。

          流传七十年的“月饼会”

           除了口味,已然成为传统月饼标志的奇华也在不断地延续着上一辈人过中秋的习惯。“月饼会”便是其中之一。

          “月饼会”是上世纪50-70年代香港最为流行的月饼购买方式。由于经济条件不太好,普通家庭很难在中秋节一次性买上几盒月饼。因此,一家人便每个月省一点钱,去饼店供月饼会,到了中秋,就可以提走预订的月饼。“月饼会”在上世纪80年代前成为了饼店最主要的月饼销售方式。

          而在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月饼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作为仅有的保留“月饼会”的大饼家,奇华去年一年的“月饼会”销量不到3000份,占总销量的1%。但是,黄嘉杰还是热衷于办“月饼会”。他表示,哪怕只有一位顾客来办月饼会,他也要做,因为“月饼会”寄托着老一代人对生活的希望,是香港不能丢的传统精神。

          创新不忘初心

          “传统”,仿佛与如今现代化的香港距离很远,但对于奇华,它却是坚持了几十年的信条。面对如今市场上各种新口味月饼的冲击,奇华也在做着一些创新。

          三年前,奇华开始生产近年来市场流行的奶皇月饼。作为较晚开始生产奶皇月饼的饼家,奇华并没有一味的模仿,更没有丢失自己港式月饼的传统。从“传统奶皇月饼”到“香片奶皇月饼”,奇华的奶皇月饼中依然可以品到老香港的味道。无论如何创新,奇华月饼的根基和内涵永远是“传统”。因为,这是奇华人对老香港人的承诺。

          对于奇华的创新,黄嘉杰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未来,每一家饼店都会有自己的专长,市场也会更加细分。对于奇华,我们的专长就是做传统月饼。我们会加一些新的元素进去,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我们的传统,我希望,奇华能够成为香港传统月饼的代名词。”

          坚持做传统月饼,这不仅是黄嘉杰对老香港人的承诺,更是奇华三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承诺。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新式月饼进入市场,但是那怀旧的“嫦娥”铁盒、牛皮纸包装、双黄莲蓉月饼一定会是奇华闪亮的招牌。因为,奇华人的承诺,让“传统”不老。

          又是一年中秋到,黄嘉杰回忆起了小时候,祖父在中秋时忙碌的身影。他说,在那时,祖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供了一年月饼会的顾客前来领月饼,每一张月饼券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团圆的幸福。(新华社)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