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新加坡乒乓女团队在里约奥运会上不敌日本选手,在最后争取铜牌的决赛上,以1比3成绩宣败。这个成绩,让曾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摘下银牌(新加坡首枚奥运奖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赢得铜牌的新加坡女乒乓团队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自新加坡在2008年参选奥运会乒乓球赛以来,一直无缘夺金。这一届,代表新加坡的女乒乓选手组合分别由冯天薇、于梦雨及周一涵出赛。对于连续代表新加坡出战3届奥运会的冯天薇来说,心里可是亚历山大、打击更大啊!
据《Asia One》的报道,赛后乒乓女队队长冯天薇在受访时表示,她觉得自己应为这次比赛的失利负上责任。
报道说,冯天薇认为虽然输了这场比赛,但两位队友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她说,日本队施展的战术成功压制了她,让她没办法打出气势。冯天薇对这次战败表示,她的打球技术存在问题,与日本选手对垒时,明显地质量和速度都不同。她在访谈时亦提到,与日本乒乓队对战时,被日本球迷喧闹的欢呼声惊吓到了,不过她也强调,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表现,仍待加强。
新加坡女乒乓队被日本队力挫,这篇访谈在脸书被贴出之后,网民的反应褒贬不一。
对于归化新加坡的运动员,部分网民仍执有片面想法。据报道,一些对归化运动员有意见的网民不高兴地说,代表新加坡的乒乓选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不应以中文发言。还有网民的言论很尖酸,说根本不在乎这次新加坡参加奥运会乒乓比赛夺牌与否。
尽管这些贬评激烈,不过那些支持与鼓励的声音还是很大的。在脸书上,有网民为这些归化运动员捍卫说,这些运动员为新加坡奋战,就算他们来自中国,受访时不用英语,那又如何?
不过,有一名叫苏珊的网民反问政府,大部分新加坡人对归化运动员没同胞情感,所以对这些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输赢表现,在情感上没多大的共鸣。对此,新加坡是否应该考虑栽培多点本土运动员呢?
近期,随着国家运动员的国籍课题爆发争议,除了冯天薇她们几位乒乓女球员受争议,就连奥运蝶泳金牌选手约瑟林,也同受到国籍课题的牵累。
针对新加坡归化运动员的争议,最近本土有一名资深记者李慧敏挺身而出,有理有据地反击“偏激言论”。而仗义执言的人,不止这一位哦!连前国家运动员也加入讨论了,她就是——前射击手张晶娜。
说说张晶娜的来历,今年28岁的她,8岁从中国北京移民到新加坡;14岁便加入国家射击队,并打破全国射击记录;16岁开始摄影,17岁成为英国摄影大师协会最年轻的获奖者;20岁成为职业摄影师,举办个人作品展览,短短几年已在美国摄影时尚界拿下多个奖项,现居美国纽约。
8月16日,张晶娜在脸书上贴文,以自身的经验抨击“排外”(Xenophobia)现象。她说,在她小时候刚移民到新加坡时,也曾受到同学的排斥,她觉得“排外”的现象是一种病态,并说出了她的4大看法:
第1,有人提出政府应多拨款培训像约瑟林这这样的人才。张晶娜认为,约瑟林的成就确实不可多得。但她所知道的是,新加坡有许多奖学金获得者,到国外后就飞走不回国了。同样的,政府在栽培运动员的路上,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她敢说,到时有很多人会抱怨政府,花冤枉钱在这些运动员身上。况且,在新加坡这个以学术主导的社会,在栽培专业运动员方面上有一定的难度。
第2,有人说我们应该多栽培本土人才。张晶娜认为,大部分人对涉入体育界有偏激的传统想法,不会有太多人真正愿意让孩子追求他们的体育梦,大多数父母较希望孩子有稳定的生活。
第3,纯粹主义者(purist),有些新加坡人不支持归化运动员。她认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因祖辈早前的移民,让彼此同住在这片国土。所以,我们应排除种族主义和歧视这些偏见,文明共处。
最后,张晶娜提到海外人才。她说,人们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包括事业、家庭以及威望等等。我们不应该否定任何有勇气追梦的人。最后,她说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生存的意义,不应以别人的肤色、出生地以及家庭背景,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
无论在哪个国家出生,只要还穿着新加坡制服,持着新加坡国旗,那就是新加坡的人民,就是一家人,何必在乎出生呢?设身处地想一想,若你为国出战比赛,还要被质疑,你作何感想呢?(宛言)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