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1月8日

    中国误解新加坡了吗?中新学者激辩



    王赓武:回望过去,理解未来 防止中新滑向不信任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和新加坡:回望过去,理解未来  中国与新加坡近来的关系发展已引出两国应如何看待对方的问题。从根本上看,这与在多个层面上理解何为中国和谁是新加坡人有关。

    几百年来已有数百万人离开中国且如今正在其他国家定居。其实,一些中国人和许多海外华人都认为,这些华人应认同祖先价值观并忠于各自所在国。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移居国外。中国希望他们中重视其
    文化根基者返回“祖国”以助国家进一步发展,而那些仍留在海外者应帮助搭建连接中国及其所在国的桥梁。在这种背景下,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正吸引特殊关注。

    新加坡的独特之处在于,尽管3/4人口是华人,但领导人并不强调华人的优越性。相反,该国仍坚持多样化社会根基及各种族的法律平等地位。因此,新加坡华人寻求平衡与中国和全世界各地华人群体的经济及文化关系,并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崛起对新意味着什么。

    与中国希望被视为拥有深厚和独特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新加坡寻求成为具有现代价值观和全球视角的多文化城市国家。

    目前,新中关系正因中美竞争加剧而变得复杂。对新来说,美国是其成立时英语国家同盟的一部分,期望与这个城市国家继续保持战略关系。新希望中国理解该国为何仍认为其安全有赖于这种框架。

    当邓摒弃毛对新的意识形态敌意时,后者报之以积极参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怀疑这种友谊将不符合后者利益。就抵制这种可能性而言,新政府不能单独行动,而必须让民众尤其是华人参与进来,以防误解逐渐发展成不信任。(作者王赓武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会聪译,原载《环视时报》)


    程毕凡:我们没有误解新加坡

    (原载《环球时报》)新加坡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是我多年好友,他10月24日在环球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和新加坡:回望过去理解未来》的文章。我以为文章基本出发点没错,但侧重点显然是希望中国理解新加坡的安全仍有赖于保持与美国的战略关系。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中国从来没有反对新加坡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与西方大国保持安全战略关系。在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头十年间,它的确面对严峻的生存发展问题。据我了解,当时中国从事有关东南亚问题研究的学者,几乎都对新加坡抱有很大的同情,并认为它在安全问题上的抉择是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加坡自身已拥有相当可观的军事实力。我们仍然不反对它同美国保持安全合作。但是,如果这种安全合作指向中国,我们能“理解”和接受吗?

    美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官方正式提出是在2011年。而李光耀资政在世时作为新加坡的实际掌舵人,实际上早在2009年前后就多次游说、鼓动美国加强在亚洲的军事力量以应对中国崛起。美国MIT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李光耀:大师论中美与世界》一书中所附的2011年访谈录提到,李光耀认为“美国无法制止中国的崛起”,“中国将可能在20到30年内挑战美国的地位。美国到头来不得不与中国分享它的超群地位”。李光耀还强调,“中国体量之大,使得亚洲其余部分包括日本和印度,在20到30年内都无法对付它。所以我们需要美国来平衡。问题在于美国是否能在太平洋保持它在安全与经济方面的关键作用”。当被问到“中国是否真的想取代美国成为亚洲与全球的头号强国?”李光耀回答很干脆:“当然,为什么不呢?”

    李光耀也告诫美国“必须在接触还是孤立中国,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作出选择,不能两者并用。”但他的论述显然存在一个矛盾:既然主张由美国牵头动员亚太各国都来应对中国崛起,这不是孤立又是什么?事实上,美国对华向来是接触与遏制两手并用。亚太再平衡无疑重在遏制。

    了解了李光耀的上述战略思路,就很好理解为何新加坡并非美国的正式军事盟国,却接受濒海战斗舰进驻漳宜港,接着最先进的P-8A反潜机也来了。中国是全球头号贸易大国,要取道马六甲海峡的货轮数量庞大。请新加坡朋友设身处地想一下,面对海峡口虎视眈眈的濒海战斗舰,中国能不感到威胁吗?不久前,奥巴马在接见李显龙总理时,把新加坡捧为美在亚太安全网中的第三支“锚”。这意味着如果中美发生冲突,新加坡就可能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这真的符合新加坡的利益吗?

    从历史大视野的角度看,中美是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还是朝向建立合作和谐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不仅关乎亚太地区的未来,也肯定会影响全球人类的命运。我们真诚希望新加坡能发挥有益的正能量作用,而不是相反。(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