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8日

    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 “超级工程”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这也意味着由桥、岛和隧道组成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表示,大桥的工程性风险彻底消除,今年底将具备通车条件。

    如长龙卧波,又似蛟龙跃海。历经7年多时间建设,一座长达55公里的钢铁大桥在飞跨茫茫大海后,历史性地将香港、珠海、澳门连在一起。

    这座在中国交通建设史上被称为“技术最复杂”的世纪工程,一次次挑战着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建设者们的勇气。在挑战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收获“中国标准”,填补“世界空白”,成为中国迈入桥梁强国的里程碑。

    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为一体,其线路需经过伶仃洋航道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一方面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一方面又要满足航班降落限高需求,搭建深埋沉管隧道成为最佳选择。

    “既有案例都是浅埋,深埋属于沉管施工‘禁区’,没有任何标准可参考。”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说,隧道由33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组成,全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

    从2013年5月2日首节E1沉管开始浮运安装,到今年5月2日最终接头安装,34次“深海之吻”,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站在E4管节示范段,中交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工程岛隧项目部副总工尹海卿至今仍对首次安装管节的艰辛和疲惫记忆犹新。

    “由于没有经验,第一个管节的沉放我们持续96个小时,连续四天五夜没有合眼休息。眼皮打架就用风油精擦在眼睑下提神,当成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累瘫了。”尹海卿说。

    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更新、工艺的改进,最终整个海底基槽的总体沉降被控制在10公分以内,差异沉降控制1公分以内,创造了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奇迹”。

    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开创性地提出“120年使用年限”,打破了国内大桥的“百年惯例”,新材料、新工艺的集成创新显得尤其迫切。

    “混凝土就是大桥的骨肉。总施工量约108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工程被分为了几个标段同时进行施工,至少需要16个混凝土搅拌站同时工作。”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管理部工程师鲁华英说。

    为了统一标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与港澳合作,首创了混凝土认证制度,从源头石头的采购,到机械的管理、物料的防护、搅拌的程序都固化为一整套质量控制体系,最终确保混凝土到达现场的温度、湿度、流动性标准统一。

    高空俯瞰,两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东、西人工岛实现了桥梁和隧道的流畅转换。与传统填海造岛方案不同,面临工期紧、环境要求高等难题,港珠澳大桥选择了“钢圆筒围岛”的快速成岛方案。

    和其他跨海大桥不同的是,港珠澳大桥是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出来的。先在中山、东莞等地的工厂里把桥墩、钢箱梁、钢管桩统统做好,再等到伶仃洋风平浪静时一块块、一层层、一段段地组装起来。

    “外海作业,风高浪急,台风频仍,传统施工方式既不能满足质量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工期的需要,更对施工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说,以“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在港珠澳大桥得以首次实现。

    伶仃洋上,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海豚塔”鱼跃晴空。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和繁衍之地就位于港珠澳大桥海豚钢塔之下,为了实现“不让白海豚搬家”的目标,港珠澳大桥推行了将“健康、安全、生态”相融合的管理理念,制定一套规则引领设计、规范施工。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说,港珠澳大桥历时7年施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有增无减,已从2009年的1400头到2016年约2100头。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