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国诸多城市可以见到“小黄车”。由ofo公司最早创设的共享单车模式已在国内形成共享经济的新风景,并出现在海外,成为中国新经济引领世界的新例证。近日,ofo联合创始人于信接受新华社专访,把公司的愿景描述为“用一个APP打开世界所有单车”。
据介绍,去年10月开始,ofo带着中国市场成功经验率先出征海外,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和哈萨克斯坦重点城市推广运营。从走出校园到走出国门,ofo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我们计划今年把海外服务市场范围拓展到至少20个国家。”于信一开始就推出了公司的海外发展目标。
“就像谷歌、脸谱等美国互联网公司一样,ofo生来就是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公司。过去两年无桩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也使海外看到了这种模式并开始仿效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共享单车是首先由中国人定义,并被国外模仿的模式,因此ofo要抓住这个契机抓紧布局海外。”虽然是个“90”后,但作为明星公司创业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于信的商业敏锐性很强。
“ofo共享单车一直以来倡导的理念是‘大城市共享计划’,号召自行车的拥有者将车放到这个共享平台上,”于信这样介绍公司的共享经济理念,“我们经常说‘不生产车而只是连接车’,用同一个平台去服务更多的人,让自行车的利用率最大化。”
在于信算的账里,目前全世界自行车保有量有6亿,假设投入1亿辆车,每辆车每天被骑行6次,就可替代现在6亿辆车所能承载的交通运输能力。而这正是目前一辆共享单车在中国被使用的频次。“共享模式完全可行,只是这个宏大愿景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可能是通过增量车取代现有自行车,或者吸纳调动存量车市场。”于信这样补充道。
谈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于信介绍道:“ofo一直在和老牌自行车厂商谈新的共享模式,我们不单纯采购,还有租赁等方式,让厂商可以从共享经济里获得更多利益。同时,我们对车的质量要求也更严格。”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构建下,ofo早在去年就开始“出海”,选择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大都会和人口密集的大学城,未来也会继续以此为重点。
新颖便利的无桩共享单车模式,令ofo进军海外时大受欢迎。据介绍,在ofo到美国奥斯汀市服务当地音乐节的一次推广活动中,很多骑过车的当地人拉住ofo员工询问共享单车是否会留下,因为这种模式比政府提供的有桩公租车更方便。
不过,海外市场挑战难以回避。问题有哪些?怎么解决?于信思考片刻,回答说:“ofo到海外市场首先会和当地政府沟通接洽,共享单车是对城市出行的一种补充,借鉴在国内拓展的方法,我们会向当地政府输送理念:首先共享单车不是一件大事,其次它是一件好事。”
于信接着说:“ofo的优势是在120个城市里有成熟的运营经验,实行网格化管理,从人力和运维角度都不成问题。从技术角度说,ofo今年在海外全面推广智能锁,在客户端上不仅会显示出车辆位置,而且会提示停车位置推荐,类似于‘电子围栏’,解决了单车合法停放问题。从用户教育层面上,ofo也坚持不懈地向海外用户灌输有序停车的规范意识。”
谈到市场竞争与未来规划时,于信坦承同行压力正是促使ofo前进的原动力,“同时,我们也满怀自信,保持谦卑,积极弥补不足。”他介绍说,公司和华为、中国电信合作开发了最新型互联网锁——NB-IOT窄带物联网车锁并开始装配小黄车。“业内对这种车锁十分看好,这或许是共享单车最优解决方案。而我们是行业内的领先者。”
ofo也看到了自己同其他竞争者的差异。于信说:“由于最开始的理念不同,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出现差异,或许我们的对手想的是把具有品牌标志颜色的自行车推广到全世界,但我们则希望可以利用一个手机APP打开世界上的所有单车,这是我们最想做的事情。”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