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刚刚本科毕业的杨继添没有选择考取公务员或者成为一名办公室白领,而是来到东莞市恩盛机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数控技术生产线上的一名电机操作员。
“虽然大学生进工厂在过去并不多见,但这种观念正在改变,我们班上116名同学基本都到了生产一线。”杨继添说。
这个毕业季,以“世界工厂”闻名全球的东莞迎来了一批大学生工人,和以往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具有国际认证的技能标准,正在给这座制造业基地的生产线带来全新变化。
东莞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城市之一。目前,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全球每5人就有1人穿东莞毛衣、全球每10双鞋就有1双来自东莞。过去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从广东和其他中西部省份涌入东莞的大量农业富余人口,让这座城市的生产一线长期拥有旺盛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也使得东莞成为全球制造业青睐的投资地。
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工厂”东莞似乎一度陷入了困境之中。在外界看来,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升,这里数以万计的制造工厂正在失去曾经引以为傲的价格竞争优势。
东莞市恩盛机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邬彬就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家从事专精制作及超精密加工的制造工厂,恩盛机械在过去十年一直被招工问题所困扰。邬彬说,除了工资上涨外,更为麻烦的是难以招到能够熟练使用高级机床的技术工人,这极大限制了企业开发和生产新品的步伐。
“曾经一名工人第一天上班,就把一个价值40万的刀头弄断了。工人的技术水平达不到机器和企业要求,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邬彬说。
在东莞,人们开始尝试引入“国际力量”以应对这一现象。东莞市技师学院从2013年开始和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办学,目标是让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世界水准。
杨继添正是这所学校中德合作班的学生之一。“我们上课有外教,完全按照德国的标准来学习和考试。IHK技术等级证书是德国权威的技术认证,为世界认同。这样的职业资格认证,是我求职高端制造业的敲门砖。”他说。
杨继添来自广东欠发达地区阳江市农村,每学期的学费为4000元,比普通综合性大学的收费要低一些,还可享受许多助学、奖学金政策,这对他的家庭而言是可承受的。
中德学习班与传统的职业教育不同,杨继添花了两年的时间在打基础,学习和熟练每种设备工具,细致到如何规范记录、作业完成后如何收拾工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功底,让他能快速应用从来没有使用过的生产设备,并保持精准的操作。
“东莞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现在看来,成为高级蓝领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杨继添说。
东莞市恩盛机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这次招录了7名中德合作班的学生。邬彬表示,这些具有国际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进入生产一线,是对企业发展的极大助力。
“我甚至想预订下一届中德班的学生,这些高水平的人才进入生产一线,中国制造的表现将会让世界刮目相看。”邬彬说。
如今,杨继添的工作车间有两个篮球场大,恒温在24摄氏度,而室外温度已高达37摄氏度。偌大的厂房里不到10个工人,他们操作的设备均价150万元以上。没有粉尘与噪音,杨继添需要做的是准确地输入复杂的代码,及监控机械手的生产情况和运行状态。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局长司琪介绍说,东莞市技师学院中德班毕业生初次就业基本都留在了东莞,月平均工资达6000元人民币以上。
当地政府部门的最新通报显示,得益于用工结构的调整,当地制造业正在呈现出“无人工厂和劳动者就业数量持续双增”的积极态势。司琪介绍说,2017年上半年东莞市用人单位就业登记530.05万人,同比上升0.2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
东莞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说:“我们在努力培养与高端制造业相匹配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和机械手一起重构新的生产车间,这将使‘中国制造’真正完成升级转型,同时也将化解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的结构性用工矛盾。”(新华社稿)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