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5日

    “一带一路”扩大中国在中东存在


    《日本经济新闻》9月4日刊发该报专栏作家胁祐三的文章《“一带一路”扩大到中东》称,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逐年增大。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远高于日本,积极对因石油贬值而资金源变少的产油国进行投融资。在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中国积极建立全球物流据点。中东和中国关系的变化导致日本企业的商务环境发生变化。

    文章称,对于中东产油国而言,日本是重要的市场。不过,近年中国已成为更重要的市场。阿曼去年石油总出口的近80%是面向中国。

    据英国石油公司统计,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内,日本日均石油进口量已由1995年的558万桶减少至2016年的418万桶。而中国的日均石油进口量由1995年的68万桶增至2016年的922万桶。中国与日本的进口量在2009年实现逆转,最近的日本石油进口量甚至少于印度。

    文章称,这与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有关。为尽可能提高资源附加值,中东产油国致力于扩大石油产业的下游领域。位于红海沿岸的延布炼油厂是沙特阿拉伯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合资项目。

    在中国国内,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中国企业合资推进精炼石油和石油化工项目。中东国家的目的是,在有望进一步扩大的中国市场确保本国资源的销售。

    石油价格下跌导致资金的流动也发生变化。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员国已由贷款方变为借款方。中国金融机构作为新的贷款方闪亮登场。

    文章称,海合会当中,阿曼政府的财政状态相当严峻。近年,阿曼政府初次从中国的银行借到了资金。阿曼是非常亲日的国家,但在资源出口和资金筹集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

    在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时,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还主导创设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从一开始就加入进来。随着石油收入减少,中东国家对外援助的余力下降。对于中东产油国而言,亚投行带来了顺风。这是因为,在亚投行的融资援助下,中亚和南亚地区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推进,这也会对产油国有利。

    文章称,中国的资金并非无穷无尽,由于抑制资金外流,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今年以来急剧减少。资金接收国承认日本企业在技术领域的优势,根据项目不同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国。

    尽管如此,中国的银行在金融项目领域的市场份额正急剧扩大。此前一直处于优势的日本金融机构受国际金融管制无法无限制地增加融资。中国不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导方针的束缚,不断扩大援助。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