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13日

    中国力推住房租赁为楼市降温 社会成见是最大障碍

    印媒称,中国政府希望更多的人租房。增加租赁并减少房贷,能够使中国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获得更可持续的基础,同时还能提高经济效率。但这一计划与社会成见和商业利益背道而驰,并有可能引发经济阵痛。

    据《印度教徒报》网站9月10日报道,事实上,政府本身也在参与租房业务,购买空置的公寓并将它们变成廉租房。官员们还要求将部分新增住宅用地专门用于建设租赁住房。房地产开发商也纷纷搭上这班车。例如,万科集团计划将出租公寓增加到15万套。

    报道称,房屋租赁市场的宏观经济效益也许不大,但房地产过度投资的风险却是显而易见的——它常常成为金融危机的前奏。在中国,收入与房价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是一个一触即发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在去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曾警告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根据房天下网站的数据,现在北京一套普通两居室住房的价格在90万美元左右。当地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为1.6万美元。可是人们仍在继续买房,尽管单是首付款就可能花光一个大家庭的所有积蓄。这样的差异催生出了“蚁族”:一大群心灰意懒的高校毕业生蜗居在没有窗户的仓库里,为了存钱而拼命工作。

    根据穆迪公司的数据,中国家庭负债——主要是房贷——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升至42%。由于买房需要花掉较大一部分收入,中国家庭会挪用购物预算中的资金,因此在中国经济中,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降至37%。如果政府希望中国变成一个发达的消费经济体——它非常希望如此——就需要将这一比重大幅提高23个百分点,才能达到世界银行公布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中国只有9%的城镇居民家庭通过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需求,即便与住房自有率较高的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这也是不同寻常的。这也是极为低效的,因为许多城市拥有需要几十年才能消化的房地产库存,此外还有大量已经售出但闲置的房屋:没有房产税意味着闲置房产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一旦让这些房产进入租赁市场,将给房屋所有者带来经常性收入,并给租赁价格带来下行压力,缓解较低收入租户的困难。

    报道称,租房也能促进劳动力流动,而这正是中国所需要的,不但对数以百万计的需要走出“锈带”地区的企业下岗职工来说是这样,对熟练劳动力而言也是如此。即便是这样,快速推广租房也会引发强烈反应。房地产业的终端需求对中国的GDP贡献巨大,而它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新房建设而不是房屋租赁。

    当中国房价在2014年和2015年出现回落时,中国的经济表现也有所滑坡。如果推广租房真的能够减少炒房而使房价下跌,那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地方政府会予以反对。它们的财政收入仍然依赖土地出让,而且许多地方政府是“户口”制度的坚实捍卫者。这一制度使得外来人口无法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除非他们购买房产。

    报道称,然而,社会才是最大的障碍。中国有许多家长不让女儿嫁给没房的男子。对老百姓来说,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都不曾带来像房产一样稳定的回报。他们认为买房是最靠谱的投资。唯有一次大崩盘才可能让他们转变看法。在那之前,他们将依然不愿租房。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