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在日本制造商苦于应对成本压力上升、实施更加严格的标准以及竞争愈发激烈等问题之际,日企爆出一系列安全丑闻,让该国备受推崇的生产车间面临检视。
据路透社10月30日报道,日本国内市场不景气加上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同业竞争,压低了制造企业的利润,所以许多工厂都削减成本,减少仰赖终身聘员工,转而增聘临时工。
报道称,这些做法导致日本备受吹捧的制造业频频爆出安全丑闻,斯巴鲁10月27日也步上日产汽车后尘,承认其没有遵守正确的车检程序。
本月稍早,日本第三大钢企——神户制钢称,其员工窜改产品规格长达数年,这导致全球数家企业纷纷检验其汽车、飞机、火车和电子产品的安全性。
日本战后劳动力的核心是那些持有长期合同、工资标准论资排辈的全职员工,企业无法轻易裁掉这些“正式”员工,只能日益依赖“非正式”员工,即临时工、兼职及短期合同工。
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及职场问题专家Koji Morioka称,雇佣这些非正式员工,企业得以削减成本并调整用工。不过这导致工厂技术水平降低,标准下降,误操作和事故的概率也上升了。
“对‘短期性’工人的雇用正在大幅增加,”Morioka称。“工厂有经验的熟练工人在流失,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
报道称,去年劳动力大军中的非正式工从20世纪90年代的20%上升到纪录高位37.5%,有些企业中比例更高。
薪资差距非常明显。正式工去年平均月薪321700日元(约合18820元人民币),而合同工只有211800日元(约合12391元人民币)。
东京索菲亚大学日本管理教授Parissa Haghirian称,在全球审查越来越严、公司疏漏所招致的批评声愈发强烈之际,这些企业却未能培养出确保达到安全等领域标准的熟练技工。
“这真的是一个人力资源问题,”她指的是直接从学校或大学招募工人,为他们进行岗位培训,并让他们在各部门之间轮岗的传统模式,再也无法适当发挥作用。
Haghirian表示,由于企业抱怨劳工短缺的比率达到25年高位,加之企业需要专家但却无法从内部培养,因此对熟练技工的争夺可能将变得愈发激烈。
报道称,并非只有日本企业陷入丑闻泥潭,欧洲和美国企业亦受困于从汽车尾气排放到肉类销售的操纵等丑闻。但日本企业却面临是否能够迅速适应的质疑。
律师Tadashi Kunihiro称,一些日本制造商的态度是,“由于生产车间运行良好,质量控制和检测可以作为事后手段实施”。
他说,许多企业都不把最精良的员工放在品管的岗位。
Kunihiro还说,质检松散的情况在一些公司早就行之有年,而终身聘雇制减少也造成员工忠诚度低落。
报道称,安倍大力推行公司治理改革,在诸如增加外部董事等改革举措中,加强企业的透明度是一大重点。
但专家认为,这类改革能否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就避免发生品管丑闻,令人相当存疑。
“就算增加更多外部董事,但如果工厂的生产车间造假,这些董事们也不可能发现,”一位要求匿名的铝业高管称。
“连公司高管都搞不清楚生产线发生了什么事。”他说。
保时捷日本社长Toshiyuki Shimegi说,公司高管难辞其咎,因为他们过于疏离业务运作面。
“必需有更多的宏观管理,”他在东京车展中说,“他们缺少了亲身实践的态度。”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