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4日

    新加坡:有序开发“无限资源”

    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产业链包括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会展业、娱乐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多个领域,从业人员约占当地劳动力总数的7%,对新加坡GDP的贡献率达到10%。根据新加坡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至2012年,新加坡的旅游收益取得了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游客人数增幅高达6.6%。

      政府严格执法

      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视为“无限资源”,早在1964年,就成立了“旅游促进局”(现改为新加坡旅游局),旨在推动和促进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新加坡旅游局是负责指导和管理新加坡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机构。该机构致力于推动和扶植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除了一如既往地进行旅游推广宣传之外,它还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对旅游业实行宏观调控,并通过严格执法,使旅游业得以健康发展。其主要的法律法规是旅游促进局法,该法规定旅游业管理机构组成和职能、各种协会的组成、旅游业的地位及其范围,以及旅游业法律制度,如赔偿金制度、旅行社申领执照制度以及导游管理制度等。此外,还有旅行社法、旅游促进税法、饭店法、导游管理和颁发执照规则、旅游投诉制度等。

      强化文化底蕴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既相互融合,又各自独立,这被新加坡政府视为发展旅游业的一项宝贵而特别的财富。新加坡政府为此发起了“文化遗产事业援助计划”,拨巨款协助民间推动和保存当地各民族文化遗产事业。在政府及全体国民的大力推动下,新加坡一直十分重视和保护每一处种族文化遗产的载体。目前新加坡本岛国土遗产保护大致可以分为:代表印度文化特色的小印度区域、代表马来文化特色的甘榜格南区域、代表中华文化特色的牛车水区域以及代表殖民文化的维多利亚街区域等。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寸土寸金,本应是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但是新加坡却以其美轮美奂的园林绿化而被誉为“花园城市”。除了滨海湾一带城市建设比较密集外,其他地方都穿插着难以计数的公园和绿地。新加坡政府自1963年提出“绿化新加坡”的构思之后,先后开展“花园城市”、“空中绿化”、“锦簇社区”、“主题干道”等园林绿化活动,国土绿化覆盖率2007年就达到了46.5%。在仅有的7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保留了占地32公顷的植物园、占地164公顷的武吉知马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占地87公顷的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近年来又开始在全岛建设总长度达到200多公里的公园串联廊道。

      有序开发资源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对旅游产业的管理和规划,通常都是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两个渠道来进行。在管理上,前者主要是进行宏观上的管理和规划,使得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和科学的开发,以保证整体旅游业布局的健康发展;后者则具体地对旅游业进行行业规范,引导并促进各旅行社和旅游组织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有序竞争,以保证旅游行业有效、有序的自我发展。在规划上,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十分看重对旅游业的规划和投资。在对旅游业投资的同时,还注意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每年对旅游业的投入达到2亿美元至4亿美元,而2007年则用20亿新元建立了旅游业发展基金。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了10年发展目标,希望在2015年以前每年能够吸引1700万人次的游客,使得旅游业收益增加两倍,达到每年300亿新元,并为旅游业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新加坡政府认为,发展迅速的亚洲经济体是推动新加坡下一轮旅游业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作为新加坡第二大游客来源地的中国,则有很大的市场潜能。为了达到增长目标,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了四大策略:一是旅游局在市场宣传上将以推动消费为主,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在宣传手法上也将有所不同,目标群体更集中于普通大众,他们不一定最富有,但是他们的旅游需求必须是新加坡所能满足的;二是加强新加坡旅游景点、会议中心、餐饮与休闲场所以及购物商场等旅游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三是鼓励旅游业者改变营业模式,采用科技提高生产力;四是新加坡旅游局将与有意推动新加坡旅游业的国人和团体合作,向海外市场宣传狮城,同时邀请国人对旅游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