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20日

    上海自贸区与新加坡香港竞争商事调解

    上海电,“上海自贸区做制度创新跟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央交付的任务”。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今天指出,国际商事调解庭在区内揭牌,是中国法制首次接轨国际机制,意义重大。

    李兆杰会后虽未接受媒体访问,但他致词时言必称“制度创新是中央支持与中央交付任务”,强调过去中国法制中没有商事纠纷调解机制,全依赖法院;这次在自贸区首创,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验开端。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近2个月,舆论一直认为“只见骨架、少见血肉”。但第一个相应配套措施就是法制建设,引进国际通用的商事调解机制,并于今天挂牌,没有大肆宣传,意义确实深远。就连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盛勇强到场致词,也肯定商事调解庭的角色。

    不愿具名的中国企业代表分析,“这是在抢中国法院的活干,政府若真心放权,对企业当然是好事”。

    他说,以前商业纠纷都是上法院,但“中国有自己的法制特色”且“独树一格”,法院和法官权力很大,“法律之外不外乎关系人情”,这“非中国独有的法制特色,亚洲很多国家都一样”。

    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张巍则表示,商事纠纷调解庭参考英国、欧盟及香港的机制,同时也找来国际专家指导,“也得到中国最高法院的认可”。

    虽然仍有中国官方影子,但商事调解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内让中国法律制度尝试与国际接轨,提高外资信任度与投资意愿;外国专家更认为,上海有本钱和香港、新加坡竞争亚洲商事调解中心。

    远从英国而来、曾任联合国特聘高级调解员的范维墩就指出,商事调解有一套运作已久的国际标准。过去他曾参与香港及新加坡的训练推广,现在来到上海,对中国愿意尝试打开法律服务的大门感到欣喜,也认为上海有机会和香港、新加坡竞争。

    范维墩指出,新加坡和香港的商事调解法律服务运作成熟,有其历史发展背景,中国一旦能运作成功,外商投资信心会更高。

    虽然上海自贸区设立国际商事调解庭,引入国际标准,但如何提高外界对中国司法体制的信赖度,除台商圈高度关注,也是中国法制接轨国际机制的成败关键。(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