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18日

    港媒:中国正复制新加坡模式

    香港《南华早报》11月16日文章,原题:平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次三中全会公报,中国依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市场将在经济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一种原则性声明,并未提及具体政策措施,但只要密切观察,仍能从中看出中国正在形成中的政策走向。

      首先,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可能设立更多私营银行并允许外资扩大在服务业中的作用;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将被打破。

      其次,政府将从经济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监管者。直到现在,许多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仍局限于充当本地的开发公司。未来它们将承担更广泛的社会管理职能。

      第三,在国内大规模人口迁徙背景下,中央政府还将在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大的融资和协调作用。地方政府一味追求增长的做法,也将受到不再那么听命于它们的司法系统的约束。

      第四,私营企业将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还有可能更容易筹集资金并面临较少歧视。

      最后,民众将实现更自由的迁徙。城乡分化向来是中国最严重的不公现象之一,但随着时间推移,出生对社会福利的限制将逐渐被放宽。

      改革的关键目标之一是提升公平和公正。为实现这一目标,地方政府终将受到北京和更强有力的司法体系的严密监管。立法机构可能将在预算等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而言之,北京正进一步复制新加坡模式。一个服务导向型政府将更加奉行法治。像新加坡一样,中国可能会允许更多对创新不可或缺的学术自由并严加约束媒体。因中国有新加坡没有的、正经历迅速社会变革的多级地方政府,在更复杂的中国采取一个城市国家的模式将面临艰巨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国企能否像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新加坡发展银行等企业那样实现高效和专业化经营;能否通过卓越的教育和各级培训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以及能否提供充分的社会福利,这并非仅限于教育和医疗,还包括为其庞大人口提供优质社会住房。(环球时报,作者温斯顿·莫,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