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稿,新加坡发生40多年来首起暴动,震惊全国,外籍劳工烧车、砸车,激起新加坡社会多种反应,有人开始呼吁正视劳工的处境。
“新加坡?暴动?这两个字怎么会连在一起?”这是8日晚间暴动发生后,绝大多数新加坡人以及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国人的第一反应,新加坡一向予人安全、治安好的形象,此次事件,着实震惊了新加坡和国际社会。
这次暴动起因来自一个印度工人被私人巴士撞死,围观的其他工人起而攻击巴士司机和前来支援的警车和救护车,新加坡警方虽仍在调查,不过官方已定调这是一起“孤立事件”,事发后3天已起诉27人。
新加坡官员指出当天事发现场有浓浓的酒精味,判断应该是这些来自南亚的工人酒喝多了,因此准备在小印度区下达禁酒令。
酒精可能是催化事件的因素之一,但禁酒了,迅速起诉暴动者了,这就算正视问题了吗?就能保证不会再有下次吗?让人想问的是,一场车祸怎么会变成400多人参与的暴动?
新加坡是倚赖外来劳动人口的国家,540万总人口里,200万是外国人,其中的130万人从事劳动工作,来自南亚包括印度和孟加拉的人,多半在建筑业,他们一天工作10到12小时,忙碌了一天,回到宿舍要面对的是好几人挤在一个小房间的环境。
这些工人每个月的薪资约在1000新币上下,但他们第一年往往存不到钱,因为要交给仲介约8000新币的仲介费,一成不变的日子里,每週放假日到小印度区和同乡喝酒狂欢,成了苦闷生活的唯一宣洩。
“其实是真正去正视劳工在生活待遇上及工余后妥善处理他们消閒空间问题的时候了。我们总是‘劳工、劳工、劳工’地把这族群钉死在一个‘纯属劳力资源’的价值层面上,我们并没有严厉执法去维护这些族群的生活条件。”擅长社会观察的新加坡作家吴韦材是这么看的。
新加坡上回暴动,是1969年的马来人和华人冲突,有外媒分析这次也是种族冲突,但时代早已不同,这次也没有出现印度人被攻击事件,更深层的看,这应该是一场阶级冲突。
吴韦材向中央社记者表示,这些劳工累积了长期不满的情绪,被资方剥削,也不能投诉,因为投诉了要被扣钱,一旦酒醉,平时压抑已久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除非今天新加坡不需要这些人了,不然就应该好好思考这些人需要休闲空间”。
“劳工也是人,不是人肉机器,不能说喝点酒是错的,那里聚集的不仅是人的身体,还有异乡苦闷的心灵”,吴韦材认为,这次事件提供新加坡政府和新加坡人一个很好的深思机会,是一场很好的考验。
这起事件也再度挑起新加坡人对政府引进过多外来人口的不满,事发后不少网络上的愤怒留言,多是要这些外劳滚回去。
但也不乏有反思声音,主流媒体《海峡时报》(Straits Times)描述了外籍劳工并不优渥的劳动条件,认为应该提供他们更多的活动和空间,当他们愿意留在新加坡认真工作,受益的其实还是新加坡。
其实,这次暴动并非新加坡最近一年多来令人震撼的新闻。就在一年前,上百名中国籍的巴士司机因为不满同工不同酬,采取了不上班的消极罢工方式,表达抗议,打破了新加坡26年来没有罢工事件的纪录。
中国籍司机罢工事件同样震惊新加坡社会,同样在2天内迅速落幕,同样好几名司机迅速被起诉并坐牢,还有同样的是,这2次震惊新加坡社会、让新加坡人开始反思的事件,都是由不谙新加坡潜规则的外国人引起的。
当然,各国有各国的规矩,外人应该尊重,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和谐是要务,但多次偶发事件集合起来就不会是巧合,若能藉此契机,重新审视劳工政策,甚至更深层地寻找一种尊重“人”的价值观,未尝不是新加坡转变的好时机。(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