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11日

    新闻分析:“沃尔克规则”对美国银行业影响几何?

        经多年争论和协商,美国监管机构10日终于批准“沃尔克规则”,对银行机构从事自营交易和投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作出严格限制,成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

        由于这一规则要到2015年7月全面实施,目前判断该规则能否实现立法者的初衷为时尚早。但值得注意的是,“沃尔克规则”已开始对美国商业银行的营收结构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未来几年美国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模式。

        “沃尔克规则”出炉 严防风险投机交易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监理局、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五大金融监管机构当天联合发布了“沃尔克规则”的最终版本,标志着旨在限制银行机构自营交易行为的严厉监管规定终于出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所谓自营交易是指银行机构利用自有资金买卖股票、债券、商品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品的业务,是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的重要利润来源,但也蕴含高风险。由于银行机构自营交易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给金融市场带来重大的系统性风险,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在担任奥巴马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期间,提出一系列禁止银行从事投机性交易活动的提议,被统称为“沃尔克规则”。这些提议经过修改,成为后来旨在改革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的核心内容。这份法案2010年7月获国会通过。

        简而言之,“沃尔克规则”就是要在银行机构的日常业务和华尔街投机交易之间划清界限,分离享受联邦政府存款保险的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体系,促使商业银行回归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信贷中介功能,显著减少投机和套利业务,避免将客户存款和整体金融体系置于危险境地,使纳税人被迫为救助华尔街埋单。

        与2011年10月公布的初稿相比,最终版“沃尔克规则”更为严格:一是为银行机构提供明确政策指引,防止银行将金融监管法案禁止的自营交易伪装成可以豁免的做市交易和对冲交易。例如,针对做市交易,最终版“沃尔克规则”要求相关交易规模不应超过对客户短期需求的合理预期;针对对冲交易,规则要求银行机构证实对冲交易的设计可有效降低某些具体的、可识别的风险。

          二是要求银行机构首席执行官承担更大责任,试图矫正华尔街过度追求冒险的行为文化。根据规定,大型银行机构首席执行官每年要作出书面保证,证实该银行机构已设立遵守“沃尔克规则”的内部合规计划,并为该计划的设立、维护、执行、评估、测试和修改立下相关流程,事实上相当于高管问责制。

        执行效果待检验 商业银行或调整

          由于美国监管机构已将全面实施“沃尔克规则”的日期推迟到2015年7月21日,目前评估“沃尔克规则”的影响为时尚早,因为这将主要取决于监管机构如何落实和执行该规则。

          华尔街一直抱怨“沃尔克规则”会削弱银行机构的盈利能力以及服务客户和对冲风险的能力,并对国会不断游说,试图取消、放松某些规定或推迟生效期限。自2011年底以来,监管机构已收到约1.8万封修改意见信。“沃尔克规则”的出台自然也是各方博弈妥协的结果,最终执行会否会打折扣有待观察。

        包括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在内的多名美国官员一再强调,实施“沃尔克规则”的重要目标是避免类似“伦敦鲸”事件再度重演,这或许可以成为检验该项规则效果的标准之一。“伦敦鲸”事件是指摩根大通位于伦敦的绰号为“伦敦鲸”的交易员去年初进行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品操作以谋求高额利润,不料交易造成的损失自去年4月起不断扩大,最终导致摩根大通亏损约60亿美元。最终版“沃尔克规则”已不允许银行进行类似交易,而且要求银行向监管机构报告用于监控某些交易活动的定量指标。

        不过,“沃尔克规则”对美国商业银行营收结构的影响已开始显现,未来几年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可能面临调整。由于“沃尔克规则”要求银行机构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不得超过其一级资本的3%,近年来不少美国金融机构已开始关闭自营交易业务,逐步退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根据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估计,“沃尔克规则”导致的营收减少和合规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美国最大的8家银行每年税前利润减少100亿美元。

        因此,“沃尔克规则”的实施很可能促使美国大型银行剥离自营交易等投资银行业务,向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回归,而吸收高风险投资业务的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崛起,美国过去数十年重视混业经营的局面将发生变化。(新华社记者记者高攀 郑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