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这篇题为《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由于三次提及邓小平及使用“十年动乱”一词,引发个别中国右派网民的注意。
与此同时,新加坡《联合早报》驻京记者赵婉仪也以《讲话三次引述邓小平 习近平深化改革是邓路线延续》为题发出报道。
报道引述学者说,习近平未能和毛泽东切割,将为推进改革凭添阻扰。同时,她也说,也有学者坚持,习近平尊毛是为了推进改革,减少改革阻力的“假动作”。
不过,习近平实际上在这篇文章中再度肯定毛泽东时代所奠定的基础。
虽然没有提及毛泽东的名字,但习近平指出,包括毛泽东时代在内,中共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
习近平说:“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
习近平的文章也对赵紫阳担任总书记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提及的“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阐述。
他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他引述马克思的论述,来印证这一点。习近平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文章最后,也提及毛泽东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说,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