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28日

    啥,不许批评党和政府,现在连电影也不许批评啦?


    综合讯,今天,在推特上有个帖子写道:“不许批评党,不许批评政府,不许批评领导,推而广之……现在连电影都不许批评了?”

    帖子转贴的是中国微博号“财经网”的一个消息,消息是这样的:“据了解,豆瓣、猫眼因国产片评分过低被电影局约谈 猫眼专业评分功能下线】据36氪报道,昨日豆瓣、猫眼已因评分过低被电影局约谈,猫眼69位专业影评人已经接到通知,专业影评入口将要调整。今日,打开猫眼购票App发现‘猫眼专业评分’这一功能已在首页下线。”

    小编接着访问了“财经网”微博,发现了一则更正帖写道:“【更正·电影局未约谈豆瓣】消息源@36氪 修改了其报道,‘约谈了豆瓣’被删去,关于猫眼的部分不变。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亦发声表明未约谈过豆瓣。”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疯传了一篇《人民日报批豆瓣、猫眼:恶评伤害电影产业》的文章。

    这篇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的文章说:“正在全国上映的贺岁档3部国产影片《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都正面临巨大的舆论风波。先是《长城》上映后,大号‘亵渎电影’践踏评论底线,发布‘张艺谋已死’进行恶意人身攻击,引发口诛笔伐;后有豆瓣为《摆渡人》恶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轩然大波。虽然这些影片确实在艺术质量上尚存缺陷,但不可忽视的是,个别大V、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消息和有关文章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紧接着,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力挺影评网站。

    文章写道:看电影前去豆瓣看看评分,看完电影后到猫眼写写评价,如今已成为不少网络“新世代”的观影习惯。在开放的平台上与友邻交流感受、分享观点,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观影体验,也解决了关于电影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数人有弹有赞,给一星也给五星,就形成了电影评价的“大数据”。偏激的、赌气的、找茬的人,肯定都会有,但样本量足够大,也能照见整体性的观感、多数人的态度了。

    文章说:也应该看到,开放的舆论场中,对电影的评价,确实有失序现象存在。在打分平台上,刷好评、刷恶评者,都有之;在自媒体中,也不乏博取眼球的恶意差评,甚至有“人身攻击”。有开放的市场和开放的舆论,就必然有各种意外情况带来的压力。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合理引导、妥善解决。“洗澡水脏了,不能把盆里的孩子也倒掉”,这应该是共识。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作品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却也是未必。

    文章说:而换个角度看,多少靠“小鲜肉”、靠“五毛钱特效”、靠“炒作绯闻”博眼球的电影,即便买了一万个“五星好评”,最终也不过是沦为笑柄。与其跟网友较劲,真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态度,或者水平。

    文章指出: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这都是一种选择。正如很多人看到的,在一些网友、观众为电影评分的平台上,也有刷差评、或者刷好评的营销行为存在,但只要平台够大、够开放,就能容得下、乃至沉淀得下这些杂质。当然,平台也应该更好地完善评分机制,让不管是“一星差评”还是“五星好评”,让不管是“点映阶段”还是“公映阶段”,评星都能是网友意愿的真实反映,让网络平台的打分,成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时重要的参考。

    对于人民日报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同时在网上流传,网民大呼雾洒洒,人民日报内部也有两种观点的纠缠啊。

    据称,针对网民有关“哪篇代表人民日报观点”,人民日报编辑在社交媒体回应称:以此(肚量)为准。

    这意味着,电影还是可以批评的!党和政府也没说不可以批评!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