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5月21日

    李显龙为何没有去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峰会?


    新加坡《星期天时报(The Sunday Times)》就总理李显龙未出席一带一路峰会而引起国民的各种猜测,发表了一篇观点版文章。

    上周,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召开,29国领导人出席会议,其中包括7个东盟国家的领导人。新加坡则是由国家发展部部长黄循财代表出席。

    就此,出现了两种猜测和解读:中国怠慢了新加坡;新加坡不想参与峰会。

    文章指出,黄循才对此已经做出了澄清,在5月16日接受访问时表示邀请是由中方所决定。

    文章写道,这意味着,李显龙并没有收到邀请,是中方怠慢了新加坡。

    文章对黄循才即时出面摆正事实的做法表示支持。文中指出,信息不足的情况常常会引起国民蜂拥而至的猜测,而外交事务本身具有的不透明性,也为他者提供了操纵感知的机会。

    文章引述新加坡前外交部常任秘书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在脸书上的一文,提醒新加坡国民不要陷入外国势力的“心理战(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实际上,中国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16日时与李显龙进行了会面。

    据文章引述,考斯甘对此评论道:“故事的寓意就是要保持冷静。心理战只有在对方不冷静的情况下,才能得手。”

    就此,文章指出了中新关系中的3个迷思以及其中包含的错误信息,并进行澄清。

    第一个迷思:新加坡改变了对华态度,如今已更加倾向美国

    案例:新加坡近来在南海仲裁案上进行表态,并占到了西方国家一边。在南海巡逻的美国军舰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停靠,显示出了新加坡亲美的立场。新加坡正在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防和安全合作。

    事实:自由航行对新加坡非常重要,因此新加坡希望海事争端能够根据国际法解决。即便作为一个小而开放的国家,也有义务捍卫和维护国际法在解决争端上的作用。新加坡领导人经常都会为国民观众、以及在区域活动上,传达事实的信息。这并不是选边站;但如果说出事实会得罪一方,这也是没办法的。

    至于是亲中还是反中,新加坡领导人指出中新两国的关系能追溯好几十年。1989年,当中国被国际社会排斥时,新加坡站在中国一边,坚持投资中国。近来,新加坡很早便热情地参与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境外投资国,中国则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安全领域,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希望与所有大国成为朋友。

    例如,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并不只为美国开放,也对其它国家的海军进行开放。李光耀在为《李光耀观天下》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新加坡也准备未来在那里接待中国的海军。这就是他的立场。

    这并不是人人所知道的,但中国今日也是樟宜基地的使用国,也派遣其海军舰艇到那进行添油。新加坡也与中国一起执行双边军事和海军训练演习。

    同时,新加坡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以及开放资本主义经济的英语国家,与美国具有历史和经济上的近似。而作为亚洲的城市国家和节点,与中国和这个地区是不可分割的。

    但事实是,新加坡的立场是一贯的,并没有改变。发生变化的,是中国对新加坡的感知或期待。

    第二个迷思:新加坡是一个华族社会,应该对中国更有同情心

    案例:中国经常把其侨民视为中国大陆的一部分。例如,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香港和台湾属于中国的范围。新加坡人口多数是华人,因此应该了解中国、维护中国的利益。

    事实:新加坡是“华人社会”的观念,使维护多元种族的新加坡人为非华人的国人感到非常气愤。事实上,迷思对于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来说,是非常荒唐的。

    真正的新加坡人是不太会去分辨种族的。他们不宣称自己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实际上每天都是生活在其中。即使是华人,他们的本能是将自己视为新加坡人而不是华人。其中许多人在该地区,特别是马来西亚,拥有血缘关系和深刻的友谊,但在中国已没有关系纽带。

    任何一位中国评论家,若希望新加坡能给中国一张“通行证”、并在国际问题上永远以“种族”关系为由站在中国一边的话,这就完全误解了新加坡人。

    由于新加坡非常小,因此其本能是要保护自我以及其它弱者、为自己挺身、并永不接受被人摆布。

    第三个迷思:中国要惩罚新加坡,而新加坡人应该感到担心,并要求新加坡政府对中国更加忍让

    案例:新加坡9辆装甲车在从台湾运回新加坡途中,在香港海关被扣留;环球时报主编与新加坡驻华大使的言语交锋;指责新加坡干预东盟等会议,并在其声明中引入反中字眼。

    文章认为,这个迷思最令人反感的原因在于,它是最似是而非的,而且是在暗中进行传播的。并没有中国官员公开表明希望新加坡人向其政府施压,以试图改变其立场。反之,这些消息是通过网络媒体和私底下的丝丝窃语,而慢慢传播开来。

    文章指出,这对新加坡人来说,是最危险的,因为它会助长恐惧和焦虑。

    文章认为,在外交的棋局中,中国希望扩大其在地区内的影响范围,并将美国挤出其临海范围之外。这种力量的展现提升了中国政府的合法性,也符合了其民族主义目标。

    文章认为,中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好朋友,但是对于新加坡与美国的友好关系感到不高兴,并希望新加坡站到中国一边。如今,中国对新加坡所采取的中立、与各方友好的立场,已感到不耐烦,并似乎采取了“不在我方即是敌(those who are not for me are against me)”的立场。

    但是,不管中新关系看起来如何别扭,文章认为都值得回到基础上。

    首先,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没有改变,是中国改变了对新加坡的看法和要求。其次,新加坡为自身的国家利益挺身而出,而不会为了其它声称有亲属关系的社会的利益。再者,总有其它大小国家时而希望新加坡按照它们的意愿进行合作或帮助它们。

    对于这最后一点,文章指出,新加坡只会在符合国家利益的情况下答应。关键是,新加坡要保证有许多朋友会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请求,同时是按照大家接受的游戏规则来行事。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