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14日

    中国脱贫成果斐然挑战艰巨:城市与农村仍存差异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6月9日刊登该基金会研究员彼得·伍德撰写的文章。文章称,中国5月底举行了年度中国扶贫国际论坛,这一论坛旨在突出中国在扶贫领域的成就。

    文章称,在今年晚些时候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扶贫可能仍将是国家媒体报道的重要主题。中国共产党给自己设定了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的宏伟目标。

    习近平尤其被称颂为这些举措的主要推动者。习近平把大范围的经济改革和扩大“小康”阶层作为其政策的核心内容,这特别体现在其“四个全面”的思想中。国家媒体突出他与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联系。他在文革期间曾到陕西插队,这一经历被作为报道的一个重点。3月,《人民日报》发布了微视频《人民代表习近平》,其中就记述了这一经历。视频中说:“年轻时候的习近平,在农村插队,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多年跟群众摸爬滚打,习近平的身上没有一点儿官架子。”他的土地改革政策以安全和经济目标为基础。他将粮食安全(由更大型和高效的农场来支撑)与更宏大的国家安全观相联系。土地改革帮助许多人摆脱了贫困。尤其是在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更依赖国内消费推动增长的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时候,增加受教育工人的数量和提高生产力就变得更为重要。

    据中国媒体报道,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规模有望超过13万亿美元。而中产阶级的人数可能会达到4亿人。在中央政府看来,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现代化,政策都在发挥作用。

    文章称,不过,虽然在改善普通老百姓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差异仍在增加。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层面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很高。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显示,虽然农村家庭的收入增长比城市地区要快,但农村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却在增加。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和财富都过度集中在东部沿海,主要聚集在一些城市及周边地区。

    此外,农村地区正面临人口减少、老龄化以及发展滞后的问题。2015年,44%的中国人仍居住在农村,而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降到30%。

    文章称,中国政治行为的最重要推动因素仍将是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在十九大前,重点可能是继续推进共产党在实现脱贫和提高整体生活水平上的成功举措。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