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16日

    亚洲各国政府吸引社会资本解决基础设施投资课题



    公平透明必不可少

    预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自2016年至2030年总额约达26万亿美元,仅凭各国财政资金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必须引进社会资金。

    为加快吸引社会投资,期待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方式,让民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操作经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有效利用。然而,为实现这一点,各国面临诸多课题。利用PPP项目使社会投资增加,政府有必要建立让民间企业信赖、可以确保透明公平和可预见性的框架(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法令和政令,设贸专门机构等)。印度、菲律宾等国早已开始推进相关准备,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囯、越南和孟加拉等国近年加强了努力。

    这要求推进PPP项目的政府部门提髙实施能力。即使搭建好了框架,如果不能理解和运用,也没有意义。政府在必须策划和选定适合采用PPP的项目,在实施招标的基础上,选定民间企业。在亚洲,策划的PPP项目当中,60%以上是民间企业负责准备工作的,这反映出政府还不具备充分的策划能力。为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政府招标之际在评价标准中列出商品全寿命成本、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素也很重要。

    在中国、印尼和越南,不仅是民间企业,国企也参与竞标。其前提应该是,国企具有与民间企业相当水平的资金力、技术力和操作经验。即使国企中标,如果项目必需资金靠政府财政,则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本,也就偏离了PPP方式本来的意义。政府必须承诺将来长期强力推进PPP方式,如果总是在中途改变项目方针,则民间企业的投资意愿可能受打击。

    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政府应认识到,PPP方式不是解决基础设施不足问题的万能药。也有些项目是民间企业进行投资不合箅,需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不存在完全交由社会资本就可以解决的PPP项目,政府作为合作伙伴有许多要做的事。项目的政治风险、天灾风险、土地征用风险等都是民间企业难以应对的问题,政府有必要提供援助和补偿。为降低民间企业筹集资金的难度,政府必须推进设立政府系金融机构和扩充职能,健全金融市场和提供长期借贷。

    由于PPP项目为期较长,通常持续20多年,因此准备相应的长期资金是较为理想的。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可以确保从地方银行筹集到15年期以上的资金。然而,亚洲很多国家可以筹措的资金仅限于中短期,有中途发生借钱还贷问题的风险。

    从外国金融机构筹借外币也是一个手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收入原则上是以当地货币计箅的,以外币支付的资金可能伴随汇率风险。也有很多国家限制类似金融衍生品的规避手段。为扩大长期资金的筹措渠道,应该有效利用债券市场。政府有必要健全法律法规,为机构投资者和信用评级公司的成立提供支持,在企业管理、信息公开和投资者保护方面提供保障。

    亚洲的PPP多是从银行借款,除马来西亚外,可以发行项目债券的国家极少。像印度和菲律宾那样,为满足基础设施需求每次推出政策放宽对银行的大额融资管制的做法毕竟效果有限。金融监管制度也算不上健全。在外国银行加强对国际清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管制的背景下,银行无疑会对向风险较高的PPP项目融资持谨慎态度。

    国际合作不可或缺

    迅速营造好PPP的商务环境的政府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民间投资。各国应该意识到,围绕PPP问题,政府也进入了国际竞争时代。面对政府面临的诸多课题,国际开发金融机构将通过融资、出资、担保和技术合作等方式提供援助。亚洲开发银行在扩大对民间机构的融资的同时,有必要大力向官民双方建言献策,使PPP项目以商务形式实现。

    国际开发金融机构的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既有机构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等新设机构进行合作是极为重要的。

    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已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格鲁吉亚实施了面向公共机构的联合贷款。亚投行最近也开始探讨向缅甸的民营电力机构提供贷款等。在面向民间机构提供贷款之际,项目审查、债务担保和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合作贷款共享亚洲开发银行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亚洲基础设施需求很大,但具有商务性、可融资的PPP项目并不多。这就要求亚投行也像亚洲开发银行那样积极发现和策划项目,为民间企业和金融机构创造商务机会。(日本经济模式)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