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28日

    骨折初期不能补钙


    进行户外活动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有的人甚至还可能发生骨折。有人认为,人体骨骼主要是由钙组成的,骨折后多补点钙有助于恢复,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骨折后,骨骼需要愈合,的确需要钙等原料去修复,但并不急在一时,因为骨折后两周内属于急性期,骨折处会释放出大量的游离钙盐,这段时间最好不要额外补充任何钙剂。两周以后,体内的钙质开始形成骨痂,骨折端愈合,才是补钙的时机。

    此外,骨折后肢体固定,也会让更多的骨钙流失到血液中。所以,一部分人可能会在骨折早期出现高钙血症。这时如果再大量补钙,血钙会进一步增加,肾脏排泄负担随之增加。在患者因为活动不便,喝水和排尿都减少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泌尿系统结石等病症。

    因此,在骨折急性期,应评估全身情况,做好伤口的处理和骨折部位的固定。急性期过后,骨痂形成需要大量的钙,这时可以适度补钙,骨质疏松较重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钙素。

    几种食物易让血管“抽筋”

    78岁的李大爷患高血压、冠心病好多年了。前几天天气较热,为解渴,他一口气吃下了半个冰西瓜,随后突然感觉胸前区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家人发现后,立即送老人到医院。经检查诊断,李大爷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差点没抢救过来。

    一般人都知道,大的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会导致心梗猝死。但实际上,临床上发现,血管堵到30%~50%的时候最容易引发猝死,原因可能是血管“抽筋”(即痉挛)导致的斑块破裂。即使冠状动脉痉挛没有造成斑块破裂或形成血栓,当痉挛持续超过30分钟没有得到缓解时,也会出现心梗,甚至恶性心律失常,引发猝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告诉记者,心血管痉挛常常在安静休息时或半夜、清晨时段发生,易出现短暂性的胸闷、胸痛。发病时,因心血管内壁异常收缩,造成血管腔狭窄、血流不通,心肌因而缺氧,表现出来的症状就和心梗一样,严重时可能猝死。

    专家介绍,造成心脏血管痉挛的风险包括压力过大、过劳、气温骤降、抽烟、喝酒、滥用药物或食用过多低温食物等。对前面的一些危险因素,血管不好的人通常会加以防范,但食用过多低温食物常被忽视,这样会引起头部血管痉挛等。尤其夏天,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都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温差悬殊。若快速进食,会强烈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另外,胃、肠在受到较强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称为“冰箱性胃炎”。

    除了低温饮食,还有些刺激性饮食也容易让血管“抽筋”,如浓茶、浓咖啡、酒精、辣椒等,有冠心病史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每个人对辣椒的耐受程度不同,不要轻易尝试自己可能接 受不了的辛辣食物。酒精、咖啡因摄入到一定量时,会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出现血压一过性下降,心脏加快收缩频率及强度,也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因此,饮酒要适度,也不宜过量摄入浓咖啡、功能型饮料等。

    不少人认为,只有寒冷的冬季才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其实不然,炎炎夏日,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不少见。专家提醒广大读者,夏季避免心脏血管痉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饮食中不要摄取过多胆固醇;早戒烟,避免高危因素;每天保持规律的运动;吹空调要有节制;少吃过凉食物。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