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23日

    中企赴美投资建厂需过“三道坎”

    近期,美国《纽约时报》有关福耀玻璃美国工厂遭遇工会危机的报道在中国国内掀起波澜,中国一些社交媒体对中企赴美投资“冷嘲热讽”的评论满天飞。

    不过,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建厂是否真的“摊上大事”?企业在美投资到底需要迈过哪些坎?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

    法律法规坎

    首先是遵纪守法。中美两国经商环境、法律制度存在巨大差异,企业投资之前必须做好功课。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洪世宏告诉本报记者,中企在赴美投资前,要集中精力主动识别和理解中美经营制度、环境的差异,不要事后被动应对,把法律成本算足,把人的因素考虑到位,把“软因素”当“刚需”来解决。

    洪世宏说:“任何外国投资人(即便是与美国同文同种的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去美国投资,如果不充分考虑美国的国情特点,都要付出学费,走弯路。”

    福耀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特别强调,在美投资需要“无条件地遵守美国的法律法规”。

    以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地区的工厂为例。美国劳工部下属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署(OSHA)去年年初在福耀工厂视察时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如某些机器为了确保安全应该上锁却没有上锁。根据美国法律程序,福耀选择了与OSHA达成和解,接受其中一部分属实的批评,并采取措施马上改善生产安全环境。

    洪世宏表示,遵守当地法律是必须的,“但是,遵守当地法律不是简单的道德高调,这里也有法律技术问题。在美国,中企的美国子公司是美国法人,可以参与美国的社会、政治活动。这些中资美国企业可以组织起来,以商会形式与当地政府、社区、民众、其他社团互动,影响认知,甚至合法参与游说,影响各级法律法规的修订”。

    文化差异坎

    其次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几乎是每一个在美中资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文化冲突、沟通和交流是公司最大的成本。”福耀玻璃美国公司总经理刘道川向记者坦言。

    语言障碍问题尤为突出。在福耀车间工作的约翰·威斯罗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在他工作的夹层车间,既有美国员工,也有从中国来传授技术的师傅。师傅和徒弟之间的交流有时靠翻译人员,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赖手机上的翻译软件。威斯罗说:“碰上紧急情况,我们需要中国师傅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但语言成为我们之间顺畅沟通的障碍。”

    为消除语言障碍,福耀开展了“一带一”项目,即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组成学习小组,在相互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技术交流。“虽然我们不懂中文,但幸运的是,我们的中国同事懂一点英语。”威斯罗说。

    除语言外,文化冲突更需要双方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增进了解。威斯罗说,中国同事是玻璃制造专家,很容易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但很可能会先解决问题,事后才告知美国同事。他很佩服中国同事丰富的经验和高效的执行力,但还是希望中国同事在解决问题之前先与美国同事沟通一下。

    为加强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福耀美国工厂每月都会召开职工大会,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上报给福耀董事会。在职工大会上,管理层还与职工分享企业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加深职工对企业的了解。

    “数千名职工在福耀工作,下了班他们都是‘福耀大使’。如果员工不知道公司运转情况,外界对福耀的了解会更有限,这不利于福耀在当地的发展。”福耀美国公司独立董事丹尼尔·柯伦告诉记者。

    劳工关系坎

    再次是劳工关系。在美国,劳工保护政策、用工环境均与国内有明显差异。曹德旺向记者介绍,福耀美国工厂能够获得当地政府优惠政策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在福耀的美国工厂,新人入职有三个月培训期,新员工有足够时间熟悉工厂流程和技术。而在中国,工人入职培训常常只有一个星期。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