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6月14日发表亚洲开发银行东亚部主任罗伯托·维赫托尔题为《小心基础设施债务陷阱》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正努力吸引亚太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改善进入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市场的通道。项目由中国的国有政策银行提供融资,还有专项的丝路基金、地方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同时,中国也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共和私人融资机构介入。但由此引发的风险也值得注意。
文章称,为了维持亚洲的经济增长,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此类相关文章已经车载斗量。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到203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将需要26万亿美元的投资。目前的投资水平仅为预估所需数目的大约一半左右,留下了巨大的融资缺口。与此同时,人们普遍认为缺少“有利可图”的项目。电信、能源和高端住宅项目通常能够获得融资,而道路、铁路、桥梁、城市改造、水务和卫生设施对于融资机构来说就没那么有吸引力。
文章称,面对中国提出的计划,日本提出了自己的“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到2020年在范围广泛的一系列项目上投入1100亿美元,主要通过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来完成。在国际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促使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扩大放贷规模。
文章称,竞相为亚洲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有诸多有利之处。这种努力提高了基础设施可以获得的融资,并鼓励放贷机构简化程序,让更多的贷款人可以获得资金。数量众多的融资机构提高了联合融资的可能性,这可以帮助分担大型项目内在风险。
文章称,然而,这种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增加融资本身并不能解决有利可图的项目短缺问题。目前还有一种风险就是,各国竞相为一些成本高昂的工程项目借款而背上债务,贷款机构也要提防坏账或违约。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