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8日

    (财经观察)发展滞后但未来可期——香港移动支付市场透视


    在内地水果摊和小商铺都随处可见的手机移动支付,香港很多大型商场尚不能全线推广使用。这一现象令不少内地游客,甚至部分香港市民感到困惑。

    据了解,香港移动支付普及不彰的现象,既是本地支付系统成熟运行多年所致,也与市民对支付安全性的顾忌息息相关。不过,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已经吸引了各大支付平台纷纷抢滩。今年也被称为香港“移动支付元年”。业内人士表示,在各方努力下,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逐步改变,香港移动支付的市场未来可期。

    消费和支付习惯使香港移动支付发展较慢

    移动支付的发展渐渐落在了后面,并非是香港“不思进取”,而是香港的商业环境和市民的支付习惯使然。中国银行(香港)网络金融中心副总经理王澜表示,内地移动支付的发展由网上购物的支付而兴起,现在由电脑端转移到手机端。而香港是一个线下市场极为发达的地方,市民随时能买到想要的东西,两地的先天条件有所不同。

    香港曾是全球最早推动电子货币的地区之一。香港本地支付系统“八达通”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日常消费。目前,在香港市面上逾8000家不同行业的服务商,旗下超过1.9万个零售点设立八达通支付服务。与此同时,信用卡也在香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数据显示,2016年平均每个香港市民有2.5张信用卡。可以说,八达通与信用卡是香港市民最为熟悉的支付方式。

    香港特区金融管理局高级助理总裁李达志表示,内地移动支付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内地居民“跳”过了香港直到现在还在经历的信用卡支付阶段,直接从现金支付到了移动支付。而香港市民在10年前就培养起信用卡的支付习惯,并延续至今。所以不是移动支付在香港发展得慢,而是香港市民的支付习惯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巨头纷纷抢滩  2017是香港移动支付元年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各大移动支付平台近年已纷纷在香港落地并扩张。根据金管局的数据,目前香港市场获发储值支付工具(即移动支付)牌照的共有16家,除内地居民熟悉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外,香港还有苹果支付、三星支付、Paypal、TNG等移动支付平台。

    以内地移动支付巨头支付宝为例。目前已有8000多家商户门店接入该系统。支付宝还于今年5月发布第一个境外电子钱包——支付宝HK,正式为香港居民提供无现金服务。传统银行业也在积极与移动支付平台合作,中银香港与微信支付(香港)在今年6月开始合作:微信支付的用户可绑定中银香港的信用卡,并进行转账消费。

    对于这一系列的改变,王澜表示,2017年是香港移动支付的元年。从今年开始,各类移动支付的服务范围和模式都有所增多。银行也开始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各取所长,相互合作。

    金管局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移动支付工具账户总数为4204万,即平均每人绑定了5.4个移动支付工具。在2017年第1季,移动支付工具总交易量为14亿宗。

    不过,王澜等业内人士认为,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和资料安全格外看重。香港市民在运用支付工具时最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尽管目前硬件条件逐步具备,但很多市民和商家对移动支付工具仍持观望态度。

    多方合作 香港移动支付前景可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将手机移动支付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成为香港业界共识。他们认为,在政府、支付平台与银行的合作之下,监管和服务的完善,将使市民越来越多地体验到移动支付的方便与快捷,香港移动支付市场未来可期。

    为推动香港移动支付的发展,香港金管局于去年3月成立金融科技办公室,担当金融科技业界与政府监管者之间“平台”、“桥梁”、“推动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加强市场人士与金管局内的监管人员间的联系,以增进业界对监管制度的了解。金管局还于去年8月和11月相继向香港市场发出13张储值支付牌照以规范市场的发展。

    支付宝港澳台区总经理李咏诗表示,未来科技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会走向融合发展。相信在先进技术和模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香港金融机构会参与到数字金融发展进程中来。而香港市民也会逐渐接受移动支付带来的良好消费体验。

    王澜认为,人类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方便是一种天性。他相信在人类“天性”的推动下,移动支付在香港一定会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新华社记者周雪婷)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