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4日

    香港与新加坡监管机构抓住机遇 力争更多衍生品交易簿记业务


    香港和新加坡的金管局利用英国和欧洲银行业规定较严且英国脱欧引起不确定性的机会,正寻求在规模高达540万亿(兆)美元的全球衍生品业务中取得更大份额。

    五位直接知情人士对路透表示,过去五个月里,亚洲这两大金融中心的监管机构一直在分别同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ASIFMA)进行会谈。ASIFMA代表在亚洲的全球性银行。

    讨论的中心问题是,香港和新加坡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监管改革,才可以吸引更多银行将自己的衍生品交易簿记业务放在这两大金融中心之一。

    如果香港和新加坡两地的金管局能如愿以偿,有可能吸引到数以十亿美元计的银行业务,最终或将为亚洲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

    这些衍生品将包括利率互换和外汇衍生品等产品,让企业和投资者能够在利率上升或汇率动荡时进行风险对冲。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亚洲传统上在全球店头衍生品市场所占份额不到10%。

    全球性银行业者的欧洲业务通常处理着大多数亚洲相关交易,伦敦是这种交易的主要簿记中心。通过将资本和基础设施聚集在一个或两个办公地点,这能够使银行业者实现规模经济。此外,伦敦还有很多具有管理和处理交易文件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

    但过去三年,很多银行开始重新评估亚洲交易簿记安排,因为英国和欧盟新规已经使英国作为处理亚洲交易的全球中心的魅力减弱。

    英国退欧导致情势变得更加紧迫,促使很多银行将包括交易簿记在内的一些业务搬离伦敦。消息人士们表示,这已经引发更广泛的关于是否应将更多伦敦簿记业务转移到亚洲金融中心的内部讨论。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汇丰控股(HSBA.L)、渣打银行(STAN.L)、瑞银(UBSG.S)和瑞士信贷(CSGN.S)等银行着眼在亚洲处理更多交易的簿记业务。

    汇丰控股在一份声明中称,将为在亚洲寻找机会的客户提供支持:“香港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并且继续是汇丰增长计划的核心。”

    瑞银、渣打银行和瑞士信贷未予置评。

    全球性银行目前在香港和新加坡从事衍生品交易的费用比较昂贵,因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金管局尚不允许这些银行使用自己的内部风险管控模型。一般来讲,内部模型对银行从事这类交易的资本要求低于监管者使用的标准模型。

    不过,监管者眼下正在考虑批准这些内部资本计算模型。

    据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对香港和新加坡来说,在全球衍生品市场抢占一块大得多的份额,将有助于拓展资产管理以外的业务并带来其他好处,从而巩固二者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这进而又将鼓励对咨询和IT服务业的需求,潜在提高当地清算所的收费。

    但另一方面,这样做也会加剧整体金融风险水平,一家银行有了麻烦,监管当局也跟着受牵连。

    “香港金管局已在与ASIFMA及其成员机构进行讨论,就金管局的监管政策、以及在香港成立衍生品中心的相关程序做出阐释,”香港金管局一位发言人在声明中称。

    其补充道,“香港金管局欢迎银行前来香港成立衍生品中心,并了解到相关风险将得到适当管控。”

    新加坡金管局在一份声明中称,银行业者寻求在新加坡获得更多为金融活动做簿记的业务,理由包括亚洲市场的迅猛增长以及客户偏好等等。

    “为达到新加坡金管局对资本计算中使用更先进方法的验证标准,[金融机构]必须证明他们有强大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来衡量和验证所有相关风险因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声明还称。

    ASIFMA发言人不予置评。

    新加坡金管局和香港金管局目前并未就他们各自的计划展开合作。

    据其中两位消息人士称,香港金管局在增聘处理审批流程所需要的技术型专业人才,而且必要时也可能聘请外部专业顾问。另外还计划就该事宜向银行业者出具一些指导意见。

    香港金管局还在评估《香港银行业条例》第87条,目前该条例限制银行业者在香港持有大规模的股本衍生品。

    消息人士并称,银行业者必须证明他们不仅会给香港的交易提供簿记,同时还在香港实际设有风险管理和后台部门。(路透社)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