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0月11日

    日媒鼓吹用大型无人机威慑中国


    今年4月26日,第一艘中国国产航母在位于大连的造船厂下水。按照计划,该艘航母在结束舾装工作并经过海试后,将于2020年前正式入列中国海军。与此同时,第二艘国产航母已在上海开工建造。毫无疑问,随着进一步调整设计,中国的航母将会实现量产。

    今年以来,中国海警的公务船和中国的海上民兵(由拖网渔船改造的船队)多次侵入日本海域。当地装备人手明显不足,可获批的用来增加人员和装备的预算只有“苍蝇腿”那么一点点,这让我们的海上保安厅只能预见到凶险的未来。中国人的炯炯目光早已看穿,曰本的防卫体制中最薄弱的并非自卫队,而是海上保安厅和水产厅。

    首先说说装备上的问题:2017年6月底有报道称,政府正在研究引进可装备于航空自卫队F-35战斗机上的地对空导弹。这指的可能是进口挪威康斯堡公司生产的“联合打击导弹(JSM)”。

    导弹本身的外形采用了隐形设计,低空发射射程在185公里以上,高空发射射程在250公里以上,可以通过电磁波和红外线成像搜索并破坏中国海军的航母以及位于朝鲜腹地的可移动式导弹发射车。

    由于不是美国生产的武器,不需要获得美国国务院和国会的出口许可,洽淡工作也会更快。只不过要完成在F-35上的使用所需的软件开发要到2021年以后,真正投入使用就要等到2025年后。

    作为反舰导弹,JSM或许还能在数量上对自卫队现役装备的“鱼叉”反舰导弹形成补充。毕竟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库存的类似于“鱼叉”导弹的国产反导弹数量太少,要是击中了十几艘解放军海军的大型舰艇就其的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了。

    另外,海上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也有需要改善和强化的地方。比如如何用好“从船上起飞的无人机”,将是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让效果翻番的关键。

    即便是选一架直升机都无法起降的小型巡逻艇也可以搭载一架高性能的多旋翼无人机。在极端情况下,使用这种无人机吊起海难遇险人员也是可能的。一架中型直升机飞行3小时,飞行员就会达到疲劳极限,而无人机操作手只要换人,就可以经受从曰出到日落的严酷工作。

    如果是大型巡逻船就可以同时起飞多架大型无人机,即便是对方船数量众多也不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如果外国的军舰和公务船在曰本的领海内放出无人机,无疑属于“侵犯领空”。虽然立即对侵犯领海的船只实施炮击并不是推荐的惯用操作,但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海保的无人机将令中国方面难以招架。

    如果说这种合理的战术还存在什么障碍的话,那只能是“日本政府的资质”——鸵鸟政策导致的缺乏“战争嗅觉”的外务省。

    海自也应当在直升机驱逐舰的甲板上安装电磁弹射器,使用大型的固定翼无人机。

    电磁弹射器技术从长期角度看也将有助于“导弹防御”。道理就是,如果能够掌握相当于将拦截导弹的助推火箭大型化的加速技术,也可以相应增强对抗弹道导弹的能力。

    而如果日本政府不能对这种有助于维护世界安全的技术投入资金,那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