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迎来任职一周年。在这一年中,外界对马克龙政府的内政改革措施褒贬不一。而在世界舞台上,马克龙一时风光无比——他是黎巴嫩总理“投靠”的对象、伊朗核协议的坚定维护者,前后去了非洲五趟,到中国送高头大马,把法国国宝“贝叶挂毯”借给英国人,成为特朗普任期内首位受邀访美的国家元首……
40岁的马克龙在第一年任期中,究竟交出了怎样的一份答卷?高喊“法国回来了”的他,又给法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内政外交左右开弓,马克龙展雄心
马克龙推出的税务、劳工法等改革因被指损害普通民众的利益而饱受诟病,近日还被冠以“富人的总统”头衔。但法国企业却因这些改革被重新注入活力,法国经济数据也呈现上升态势。最近一系列数据显示,法国2017年经济增长率达1.9%,创2011年以来新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田栋在接受参考消息网记者采访时称,法国经济受制于经济结构性缺陷和高福利政策,导致此前多年增长缓慢。如今马克龙政府推行的税务、劳工法等方面的改革改变了资本对法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提升了法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强化了法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田栋认为,马克龙政府的内政改革无论是方向,还是步骤都是走向积极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外交方面,2018年达沃斯论坛上,马克龙以“法国回来了,回到欧洲的中心”的开场白开始了他的演讲。在这个过去一直由美国人主导的领导人聚会上,吹起一股浓浓的法兰西风。这几乎成为马克龙任职以来全球“外交秀”的一个缩影。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参考消息网记者采访时称,马克龙在过去的一年中所作的外交努力,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法国重新建构国际大国的身份和地位。在大国外交层面上,法国展现出积极姿态,四处彰显自身存在感,摆出一副要和中美俄等大国平起平坐的架势。而在地区层面,马克龙首先极力地“保住”了非洲,稳定法国外交的基本盘;同时着力维护与欧盟各国间的关系,以塑造其新欧盟领袖的角色;在亚太地区,马克龙也积极勾勒法国作为“新欧洲”代言人的形象。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被西方社会普遍认同的情况下,马克龙展现出了成为西方新领袖的雄心。
田栋认为,在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事件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刻,马克龙积极地提出了多项措施推动欧盟改革,巩固法国作为欧洲大国的形象。在支持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气候变化以及伊核问题上,马克龙认可并维护现有国际秩序,表现出在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中积极承担责任的意愿。
“法国回来了”应借助中国力量
有舆论认为,马克龙坐拥“天时地利”:英国因脱欧遭受孤立,美国因特朗普政府政策声望下降,德国也苦于组阁。此时,马克龙凭借俊朗的外表和鲜明的观点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新宠儿。有媒体称,马克龙上任一年来,“法国总统”一词在各国外交电报中的出现频率激增。法国大有重回欧洲中心、甚至是世界中心之势。
虽然马克龙雄心勃勃,但以法国现有的实力,要撑起其提出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全球布局似乎并不容易。崔洪建说,马克龙必须带动整个欧盟来共同支撑法国在全球治理、大国外交等层面的抱负。任职一周年的“蜜月期”结束后,马克龙将会在未来两三年中遇到各种现实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将会激活法国社会的“老问题”。当法国的“老问题”与马克龙提出的新格局相冲撞时,马克龙所要面临和解决的困难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田栋也认为,法国在未来仍要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法国推动欧盟改革任重道远。如今法德两国在欧盟改革方向上并未达成共识,双方没有形成一致的、彼此信服的方案。而法国想重回世界一流大国地位,必须依托于欧盟的稳健运作和欧洲一体化目标实现。
其次,田栋称,在法国内部,社会问题仍然棘手。由于移民、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法国乃至欧洲的右翼势力依然活跃,并有上升势头,民意走向的不确定性很大。法国政治中直接诉诸大众的传统也将会增加改革的不确定性。当法国自身的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循环消耗时,就会大大影响马克龙政府内政改革的成果。而内政改革的成败,决定法国在区域乃至全球事务中的“分量”。
有舆论指出,在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倡导自由主义的马克龙如果想进一步提升法国在世界的地位,应该加强与中国的紧密合作,促进中法双方在经贸、文化、全球治理等各领域的互动。尤其是加大对中国的开放力度,吸引中国企业到法国投资。同时,作为欧盟大国,法国也应更加积极地推动欧盟整体与中国的合作。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