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25日

    IMF 研究报告称机器人“接管工作”将使不平等加剧


    澳媒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份研究型论文,由机器人掌管工作的未来就像是一场反乌托邦式的行军,它将迈向不平等加剧、工资下降和失业率上升。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5月23日报道,这项研究考察了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适度替代劳动力到它们接管世界上所有传统技术的各式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情况下,“自动化对增长有利而对平等不利”。

    IMF经济学家安德鲁·伯格、爱德华·比菲和路易斯-费利佩·赞纳表示,目前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尚未解决。

    不过,从报告第一次引用管理顾问沃伦·本尼斯的话,他们就清楚地表明了自己支持哪一方。

    IMF的这份报告说:“在传统技术消失、机器人接管可自动化行业的情境中,经济要么升至不断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要么跌入持续收缩的死亡螺旋。不幸的是,出现死亡螺旋的几率格外大。”

    报道称,虽然这一研究结果未必代表了IMF的观点,但它对IMF制定政策来促进就业和可持续经济增长颇具影响力。

    论文称,刺激经济增长无需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但在所有情境下,工人都会发现这种转型很难,而且就创造财富而言不可避免地落后。

    报道称,虽然实际工资的增长能在“短短12年”里实现,但工资偏低阶段可延续50年。

    论文指出:“这个‘短期’会耗掉整个从业生涯。尽管实际工资在长期内会上升,但实际产出增长最多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最多。国内生产总值(GDP)这块蛋糕增长越多,蛋糕的分配就越不公平。”

    论文承认,根本问题在于没有人知道2035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这项研究排除了从以往技术剧变中得出的人人都有可能受益的结论。按照IMF建立的模型,当机器人只取代低技能劳动者时,结局最为糟糕。

    报告称:“尽管熟练劳动力不断会有大幅涨薪,但在弱于基准模型(机器人什么工作都能做的情形)的条件下,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在中短期内会下降。”

    报告称:“经济增长也不能保证最终会使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提高。恰恰相反,颇具说服力的假设显示,实际工资在长期内的降幅比短期内的降幅还要大。”

    报道称,按照这项研究的模型,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在长期内会上涨56%-157%,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则下降26%-56%。

    低技能群体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也会从大约三分之一降至区区8%。

    该论文称,即使在机器人只竞争某些就业岗位,工资和增长所受影响减轻的情况下,不平等现象也会加剧。

    该论文称:“允许保留可与机器人互补的任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有帮助,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竞争那些就业岗位,从而压低整体工资水平。除了平均工资降低、资本份额上升以外,无技能劳动者的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双双大幅下降。”

    报道称,即使在机器人无法参与竞争的领域,IMF团队带来的消息也不喜人。“这其实也没什么帮助,原因还是在于就业岗位就只那么多,被挤出可自动化行业的劳动力往往会被压低工资。”

    至于解决方案,IMF大致指出了两条可能途径来限制日益加剧的不平等:通过教育和通过税收。

    遗憾的是,这两种可选方案看起来都不太有成功的希望。

    教育可能被视为一种把劳动者从无技能劳动力转变为熟练劳动力的投资,但它有其局限性。

    经济学家们问道:“它能以可接受的成本抵消无技能劳动力遭受的实际工资大幅下降和劳动力整体收入份额的下降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至今仍无技能的人实现涨工资需要多久?”

    至于税收,世界各国政府已很清楚,追踪大公司的利润和资本积累并从中抽取公平公正的一部分殊非易事。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