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由伦敦市政厅图书馆的首席馆员彼得·罗斯所撰写的《大英黑暗料理大全》前后横跨600年,包括从15世纪时金字塔顶端人们所享用的珍馐到二次大战时因应配给制、食物短缺下所发明的各种食谱,共同点是它们都有着超越现代人可想象的奇妙之处。《大英黑暗料理大全》大概算是“美食恐怖电影”,也许还是歌德式的。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0月10日报道,英国的“惊吓”名菜“仰望星空派”因鱼头向上犹如仰望星空而得名,但看到几颗鱼眼睛就大惊小怪未免反应过度——例如《大英黑暗料理大全》中名为“怎么烤孔雀,并连着皮将它送上桌”的段落,就令人匪夷所思。
报道称,除了取其性命、掏空内脏等与其他家禽类似的处理过程之外,这道“盛宴中的盛宴”佳肴,当然要更加尊爵不凡。食谱中交代要将“颈骨安排在肉叉的上方,让人感觉它还活生生地坐着”,还要“待它被烤得差不多熟了,放它下来,让它冷却,然后将孔雀皮连同羽毛跟尾巴缠绕在雀肉身上,上菜时要让人感觉它还活着。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的毛通通拔干净,然后做成一只普通的烤鸡”。
此外,19世纪在英国家喻户晓的“家事女神”伊莎贝拉·毕顿夫人所撰写的《居家管理手册》中“毕顿夫人给艰苦人的营养补身汤”这道菜所使用的肉类即是:牛脸颊一副、牛只分切时的下脚料若干块,或是同一本书中“毕顿夫人的高汤块”说明每份汤量的平均成本也仅要16先令。能够善用余下的材料,提取精华,这也与后来1994年在伦敦开设、标榜“从鼻子到尾巴都不浪费”的St· JOHN 餐厅有着相同精神。
同时,作者也交代了这些看来奇特、匪夷所思的食谱背后,究竟有何历史背景,这也使得英国向海外扩张的殖民历史、欧洲各国之间的交流,具体而微地呈现在一道菜中。例如英国人原来吃饭是甜咸不分的,受到法国影响后,上菜顺序和甜咸分别的习惯才逐渐形成;又或是今日在英国相当普遍的番茄酱和酸甜酱是印度向英国输出的舶来品;而《大英黑暗料理大全》中,竟还有份食谱记载如何制作可保久的牛肚放在桶子里,以便放在船上漂洋过海抵达当地之后开启,“以英国本地的方式或煎或煮”。
“这吃的不是美食,是乡愁!”或许不少从英国学成归来的学子也会回过头来对英式经典早餐佐黑布丁这样的“黑暗料理”感到怀念。
报道称,二战时的英国政府鼓励大家吃马铃薯,甚至发明了“马铃薯彼特”和“胡萝卜医生”的食物拟人形象,设计了《马铃薯彼特的食谱》来鼓励人们多吃根茎类食物。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