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18日

    40年后 回不去的美中关系


    “美中关系再也回不去了。”高龄95岁的前美国国务卿季辛吉最近一次访问中国,留下感慨临别赠言,如今回不去的美中关系正是来自他1971年假腹痛、真访中的历史转折点。

    “四十不惑”,但美中迈向建交40年,双方却猜忌日深,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日前在新加坡一场活动直言,若美、中无法解决歧见,世界恐面临“经济铁幕”风险。

    美中陷入新冷战?事实上,回顾当年“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起源,背景就是美苏冷战。

    季辛吉惊天密访北京 尼克森隔年跟进

    1960年代,看不到尽头的越战,让美国反战情绪激昂,二度竞选总统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打着“结束战争、赢得和平”旗帜入主白宫,看准中国与苏联关系急遽恶化决定“联中制苏”,对中政策由围堵改为“接触交往”(Engagement),由时任国安顾问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操盘。

    197179日,出访巴基斯坦的季辛吉以肚痛为由甩开记者悄悄转访北京,消息传出震撼政坛。根据美国历史档案,在北京烤鸭款待下,季辛吉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对周恩来承诺,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同时会随着中南半岛的情势改善,逐渐自台湾撤军。

    1972221日尼克森访中。为脱离越战泥淖,美国极需北京协助,台湾地位岌岌可危。曾任洛杉矶时报(L.A. Times)北京分社主任的孟捷慕(James Mann)曾在著作中揭露,尼克森和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会谈前就已写下“拿台湾换越南”(Taiwan=Vietnam=Trade off)的纸条。

    失意政坛时曾访台,受蒋介石热情接待的尼克森,在美中冷战时代背景下选择拉拢中国,对作为白宫主人的他来说,除了美国利益没有什么不能牺牲。

    1972228日,美中签署上海公报标示开启关系正常化进程,双方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寻求霸权,在台湾议题上,美中第一份公报仍各自表述,但迈向关系正常化是共识和方向,对中华民国而言,无法接受却也拦不住。

    美国对台政策 尼、季早规划

    1973年,美中协议在华府与北京互设联络处,季辛吉同年11月再访北京,正值文革“批林批孔”、四人帮与周恩来斗争日盛之际,季与毛对谈近3小时,季辛吉再次提出建交时间表,美方希望1976年前完成,毛泽东提出建交“日本模式”,要求美国须与中华民国“断交、废约、撤军”。

    尼、毛、季与周4人高来高去,互相吹捧,但更多尔虞我诈,美国档案让人看尽国际政治尽是利益交换的现实,关起门来,美国对中国腰更软。

    毛泽东不急统一 美国急想建交

    1973年,毛泽东调侃当时深陷水门案的尼克森政府,当季辛吉面批评“这点屁事也引出这么大的乱子”,季辛吉听训后,遭反对派痛批,他竟还回批美国反对派及媒体“暂时失常、以为在统治美国”。

    毛泽东1973年底告诉季辛吉,台湾复杂难解,“我看难和平解决”,但中共可以等一百年。毛还说“都是一伙反革命分子,有什么好急”,但美中关系不用一百年就能处理。

    尽管后来尼克森下台、副总统福特(Gerald Ford)接任,1976年周恩来与毛泽东相继病逝,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1977年民主党籍的卡特(Jimmy Carter)上任,对复出视事力拚“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双方搁置对台军售歧见,19781215日华府与北京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宣布197911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建交公报中,卡特政府不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也“认知”中国立场: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且直到美中建交7小时前、驻中华民国大使安克志(Leonard Unger)才通知蒋经国。

    不过1979年在行政部门主导、国会补强下,卡特签署“台湾关系法”,明定美国会让台湾获得足够自主防卫的军需物资及服务,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决定台湾前途的举措,美国都会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

    美国对亚洲政策辩论 亲中派长期主导

    冷战背景下“联中制苏”促成美中关系正常化,苏联垮台后,美中冷战遗绪在跌宕起伏中发展至今。以季辛吉为首、力主交往的亲中派虽然面临不只一次挑战,但仍牢牢主导中美台三方关系的走向。

    天安门事件后,中美关系曾暂时受挫,但随后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争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曾派驻中国的前总统老布希(George H. W. Bush)天安门事件后没多久就松绑对中经济制裁,更协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美国成功带领中国进入世贸后,开启美中关系黄金年代,但中国入世也成为华府如今探讨美中关系的重要分水岭。

    昔助中国入世 今叹养虎为患

    老布希时代的美国贸易代表奚尔斯(Carla Hills)曾回忆,她在老布希败选离任前曾问过谈判对手、改制前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吴仪“我能相信妳的改革承诺吗?”

    奚尔斯说,吴仪当时以坚定眼神及口问告诉她“妳可以百分之百相信我。”奚尔斯指出,中国2001年为加入WTO所做的降税承诺,确实都有做到。

    不过,入世后的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华府中国专家答案多是否定的,现在亲中派更成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钉。长期担任美中关系啦啦队的美国商业团体,对当前美中关系也少有像当年为中国说项的热情。

    经济崛起的中国没走上美国寄望改革开放的道路,反在挑战美国经贸利益,让美中关系渐行渐远。

    40年相处,美中是否真像徘徊十字路口的夫妻?鲍尔森形容:“只有真正是夫妻,才好谈离婚。”

    国家利益摆中间 美中关系重新定位

    鲍尔森出身华尔街,他认为美中不是真夫妻,而美中关系也不仅仅美中两国而已,亚洲其他国家也涉其中。他不认为任何一个亚洲国家能承担两国“离婚”,也不想在“离婚官司”中选边站,关键在即使中国经济放缓,仍是世界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说到底,市场在哪,利益就在哪,套用19世纪下令发动鸦片战争、改变中国历史的英国前首相巴默斯顿(Lord Palmerston)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对命运与美中关系紧密相连的台湾,绝对是点滴在心、前尘难忘。

    中国正面临改革开放“啃硬骨头”的难题,特朗普普此时强敲重打,为的是保护美国利益受公平对待。美中关系摸石头过河40年来,这回能不能搬开大石,大半辈子享尽美中关系红利的季辛吉在迟暮之年,怀念的是当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深谋远虑,把握历史机遇。

    季辛吉预见“美中关系回不去了”,这回不去的从前,能否迈向更好的未来,一心向往毛泽东的习近平,有无“争朝夕、更争千秋”的眼光,是关键。(中央社)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