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18日

    中美贸易谈判进入深水区 核心问题谈判仍任重道远


    持续近一年的中美贸易争端在新年伊始迎来新气象。继上周在北京举行副部级磋商后,中国副总理刘鹤本月底亦赶在春节前赴美进行更高级别磋商,将聚焦更实质的核心问题,谈判正式进入深水区。

    距离双方贸易战休战90天的限期时间已经过半,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核心问题如何解决既是本次谈判的重头戏,亦成为双方能否达成协议、以何种形式达成的关键因素。

    多位受访人士分析,中美双方在此前的磋商已亮明诚意,但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内要做到双方都体面地妥协、尽早拿出举世盼望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并不是容易事;若乐观预计,可能先易后难达成局部方案或协议,而分歧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依然严峻。

    谈判越是进入核心问题的深层面,难度越大。一位了解情况、不愿具名的中国政府官员对路透称,中美双方的核心立场很难短期改变,恐怕还需要双方后续有更多的探讨和谈判,现在谈最终结果还为时尚早,只能说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并称,双方已经从最初的试探性破冰交流到表明诚意解决关税问题、逐步深入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但要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两次谈判并不能解决贸易争端的所有问题,谈判过程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位接近决策层的官员指出,如果上周的中美面对面磋商是前菜,那么接下来的更高级别谈判才是真正的主菜,上周磋商的积极成果令双方未来达成协议的门槛在降低,如果月底的磋商进展顺利,部分分歧有望得以解决。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周四称,应美国邀请,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30-31日访美,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是全方位的,对于贸易摩擦要持谨慎乐观态度。具体而言,就是争取摩擦不再扩大,找出中美之间哪一方面可以先解决,在这个基础上,双方的矛盾、冲突范围越小越好,程度越低越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一乐观预计,美国将与中国达成协议,结束一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他表示,北京希望进行谈判,谈判进展顺利。

    中美双方于17-9日在北京举行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美国贸易代表署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已承诺从美国采购大量农业、能源和制造业产品,以及服务。双方讨论了在两国贸易关系中实现公平、互惠和平衡的途径,但声明未提供有关谈判结果的具体细节。

    **核心问题谈判任重道远**

    伴随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演进,中美两国以及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释缓压力,双方都力求将自己的损失最小化,并在近期陆续释放出积极信号与诚意;但双方自身的核心诉求差距较大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贸易谈判中的最大挑战。

    要完全消除中美贸易冲突的难度固然很大,但是要守住核心利益,有取有舍。上述接近决策层的官员称,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维护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也并非全无可能。中美关系并不局限于经贸领域,更要从长远角度妥善处理核心问题。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认为,中美双方在今年3月底之前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谈判仍有很大机会取得一定积极进展。她认为取得一定积极进展的可能性达50%,并预计美国会继续推迟加征关税。

    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指出,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符合预期,但从长远看,中美关系仍是今后数十年的全球大变量,实质性缓解大概率很难看到。后续仍需持续关注特朗普对2,000亿美元关税税率是否再加到25%的决定、对剩下的2,67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表态,以及90天谈判缓冲期内的具体磋商情况。

    针对中美双方上周在北京举行的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中国商务部表态称,中美双方在磋商中就共同关注的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交流,推动解决彼此关切的问题。

    不过,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拉斯利本周表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认为,上周与中国的贸易磋商中,并未在结构性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中美贸易战影响到数千亿美元商品贸易,在两国元首宣布贸易战休战90天后,中国上月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但购买规模不大。

    尽管中国2018年全年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再创新高,但12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创两年来最大降幅,表明抢出口效应已经基本消失;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经得到验证,叠加中美贸易冲突的长期性特征,意味着今年中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尤其一季度出口可能非常糟糕。(路透社)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