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最新出炉,分析人士认为,规划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世界级大湾区,中国现代化的下一模板,未来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成为大湾区发展的重头戏,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为高质量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大湾区还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作用。
中国国务院周一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提出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以下为分析人士评论: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郑永年(援引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
从我的角度看这个大湾区,对标的应该是欧盟、应该是之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曾经进入谈判的TPP。
大陆要告别以往的粗放发展模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各方面的创新;香港的制造业已经都转移到珠三角了,只剩下金融服务业,面临发展瓶颈;澳门更是产业单一。三地都面临瓶颈,各自为战去突破,有难度。
但如果把三地的要素结合起来呢?可能就完全不同。这就和欧盟内部很像,分散开,各自力量不算强;合在一起,人员、资本、技术,全要素流动起来。
粤港澳三地虽然是“两制”,但我们是“一国”,有中央政府从中协调。换言之,大湾区应该成为“中国内部的欧盟”,既对标欧盟的高标准、好做法,又避免欧盟缺乏协调产生的弊病。
对地方政府来说,不要觉得大湾区仅仅是个经济项目。当然,没错,这肯定会促进经济发展;但要超越简单的经济思维。大湾区应该是中国现代化的下一个模板。
未来世界竞争,就是对优质资本的竞争。中国以什么来吸引世界的优质资本?就需要大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要更深化改革,更加开放,才能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大湾区就是这样的谋划。如果大湾区的制度衔接到位、全要素自由流动,又有技术又有市场,还有资金和法治,对于国内、国际的优质资本吸引力就太大了。华尔街不会放弃,欧洲、日本也不会放弃。
我们已经是“一国”了,就要更从技术层面着眼解决问题。不同的制度是眼下的障碍,但未尝不是机会。不同的制度在一起,融合、碰撞,现在的障碍可能转变成优势。这不是谁吃掉谁,而是可以在制度的融合中调试出更优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市场要起决定作用。不要规定某个城市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应该是市场形成的。深圳的科技就在向东莞转移,因为土地贵了。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 黄文涛/金殿臣: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诸多有利条件。首先,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发展潜力巨大;其次,上下游供应链完备,产业生态系统完善;再次,区位条件优越,地利优势明显;最后,具备“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制度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经济、产业概念,而是同时涵盖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文化观念、生态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发展战略规划。
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将以打造世界级商贸金融中心、国际级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性先进智造中心、“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枢纽为目标。其不仅将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还将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后对外开放的新门户,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大带动作用。
与世界级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内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今后,推动大湾区内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码头、网络电缆、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成为各市未来发展的重头戏之一。
大湾区不仅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传统制造业,这为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未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实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健全的产业体系也为研发设计、货物运输、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绿色生态的优质生活圈的形成过程中,休闲旅游、养老、教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也将迎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 李超:
在现有城市圈的基础上,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再深入发挥各个城市之间的协同作用,着力打造A字型的湾区龙头城市格局。具体来说,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发展能力较强的为右下角“香港+深圳”,其次为顶端的“广州+佛山”,再次是左下角的“珠海+澳门”。以三点为核心支撑形成了A字型的湾区龙头城市格局,向泛珠三角区域乃至内地辐射带动全国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城市一体化。
大湾区一条明确的投资主线是围绕粤港澳联通以及广东境内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围绕以下四点展开:第一、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第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推进省内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建设。第三、强化能源储运体系,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第四、推进旅游发展,建设潮州到湛江并连接港澳的滨海景观公路。
《规划》强调要探索有利于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地区跨境流通的政策,强调加快湾区制造业发展,我们认为,依托自己的产业基础,湾区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为高质量增长提供坚实支撑,看好与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相关的投资标的。
粤港澳大湾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区域,我们认为将在新一轮的全面改革开放中发挥先导作用。规划提及的相关措施有助于提升大湾区一体化水平,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对于促进开放型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泰证券分析师 唐军、杨畅:
规划提出,”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完成短期目标仅预留3年时间,且文中较大篇幅涉及细化措施。因此,政策意图相对侧重细化措施的加快落实与实际见效。
规划淡化经济增速,未涉及经济增速范围,也表明粤港澳区域的发展,不能简单以经济增速来考量,完场国家战略意图才是重点。规划将创新和改革放在首位,向心集聚有望加速,开放有望成为亮点。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