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9月1日

    新加坡寨卡疫情肆虐 21名中国人感染病毒!

    新加坡寨卡疫情肆虐,最新消息指出,中国外交部接到新加坡卫生部通知,21名中国人已确诊感染寨卡病毒。

    中国外交部今天表示,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接获卫生部通知,指21名中国人在新加坡染上寨卡病毒。

    路透社引述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表示,病患的情况并不严重,有几位已经康复。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网站都没有刊登这项消息。不过,中国驻新使馆日前发布文告说,劝请中国公民留意疫情。



    文告说,近期,寨卡(Zika)病毒在新加坡境内特定社区的传播出现扩散趋势。新加坡卫生部已经通知世界卫生组织其为全球第58个寨卡病毒在境内传播的国家,并将寨卡病毒列入须向卫生部报告的传染病名单。目前新加坡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已达82起,主要集中在沈氏通道、阿裕尼弯以及加冷大道与巴耶利峇大道区域。



    文告说,据了解,寨卡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感染症状为发烧、头痛、出现红疹、关节或肌肉疼痛以及红眼等。有研究表明,孕妇感染该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畸形症。

    文告指出,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提醒在新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寨卡病毒,特别是孕妇要注意采取措施加强防范,避免被蚊虫叮咬,如出现上述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需提供协助,请拨打使馆领保求助电话(0065-92971517)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



    据南洋视界获悉,新加坡的寨卡病例已经达到115人,除了21名中国公民外,孟加拉、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公民,也在感染病毒的名单中。



    马来西亚共有5人在名单中,孟加拉籍有6人。中国使馆是在星期四中午接获21名中国人染病的消息的。

    上述115个病例中,有一名新加坡孕妇被感染。

    在新加坡通报发现多起本土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之后,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发布旅游警告,以提醒去往新加坡的游客。

    据新加坡卫生部和国家环境局31日晚发布的联合声明,该国31日确诊首位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加上另外新增32例本土传播的寨卡病例,境内寨卡病例总数已达115例,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东部沈氏通道、阿裕尼弯及加冷大道与巴耶利峇大道等区域。






    新加坡5月13日发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在8月27日发现首例本土传播病例,28日激增至41例,29日增至56例,30日增至82例。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性接触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孕妇一旦被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小头症等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和疫苗。新加坡当局因此提醒民众特别是孕妇做好防范措施。

    今天,马来西亚一名孕妇也被确诊感染寨卡病毒。这名孕妇是输入性病例。

    马来西亚卫生部长苏巴马廉在今天(9月1日)记者会上公布,马来西亚出现首起寨卡病例,病患是一名58岁的华族妇女,她在昨天做尿检时对寨卡病毒呈阳性反应。

    苏巴马廉提到,这名病患曾在8月19日,与丈夫一同前往新加坡探望在寨卡疫区巴耶利巴(Paya Lebar)工作的女儿,并在2天后返回马来西亚,相信是在新加坡这段期间受感染。回国后,这名病患在8月28日开始出现寨卡病毒症状,包括发烧和皮肤出红疹。症状出现2天后才就医。

    这名病患在雪兰莪巴生植物园(Bandar Botanic)居住。目前,她在双溪毛糯政府医院接受治疗,惟验血报告还没出炉。

    卫生部长说,病患的女儿,同样地在8月30日当天,也被证实感染寨卡病毒。

    “我们怀疑,这名病患在新加坡期间,与女儿在同一天感染病毒,病患的丈夫则暂时没出现任何寨卡病毒症状。”

    报道指出,这名病患从新加坡回到马来西亚后的一个星期,曾到访数个地区包括巴生和吉隆坡。

    卫生部长说,当局已就寨卡病例展开行动,追踪是否还有其他人感染寨卡病毒,尤其曾与这名病患接触的人。同时,针对这名病患于这期间到过的地区,当局将实施防控措施,包括消灭黑斑蚊滋生地及喷洒驱蚊雾等等的驱蚊工作。

    之前,马来西亚卫生部曾在8月29日发表声明,建议曾到访有寨卡疫区国家,或出现寨卡病毒症状的人民,应密切留意自身健康状况并针对病毒做体检。

    卫生部透露,已有5名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人感染寨卡病毒。由于寨卡病毒的传播力强,病毒蔓延地很快,因此防恐措施不能松懈,尤其是柔佛州与雪兰莪州。



    早在2015年,巴西就曾经爆发过大规模寨卡病毒,约有40名新生儿死于此症,存活下来的的婴儿也面临着智力受损和体能发育受损问题,终身需要依靠他人照顾。




    准妈妈们草木皆兵,全副武装预防寨卡

    最近,孕妇们都害怕被蚊虫盯上,几乎都是“全副武装”出门。据报道,在阿裕尼弯第113座的“妇女专科诊所”,新加坡资深妇产科医生德纳斯.詹德拉医生受访时说,这几天来看诊的孕妇,几乎都喷上驱蚊剂或贴上防蚊贴才过来。




    准妈妈们注意啦,为了宝宝的健康,医生建议孕妇们多留在室内:
    1.尽量留在室内,使用防蚊贴等防蚊用品。
    2.晚上睡觉时可以开冷气。
    3.如果出现疑似寨卡症状(如发烧、红疹、关节痛等)立即求医。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寨卡?居然让大家闻“蚊”丧胆呢?

    寨卡病毒是在1947年于乌干达的寨卡森林中某只猴子体内发现的一种病毒,是黄热病毒的一种,由埃及伊蚊传播,感染症状为低烧、瘙痒、身体出现红色斑点等,有时也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并在警告中首次正式承认在巴西传播的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头小畸形症有关,建议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非孕妇该如预防寨卡呢?

    有受到寨卡病毒感染的人都有可能“中标”,因为无论是孕妇、老年人和小孩,或者是一般人都不应该掉以轻心。一旦出现症状,如发烧、肌肉和关节酸痛无力、出现红眼症,就应该马上去接受诊断。

    6条小贴士,教你预防寨卡:

    1.使用防蚊剂



    既然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染,那么避免被叮咬则是预防被感染的第一步。美国的疾病管制中心建议使用“经过测试”的防蚊剂,即产品需含有待乙妥DEET或者皮卡离叮(羟乙基哌啶羧酸异丁酯)成分。

    大部分防蚊剂孕妇都可以放心使用,但最好在使用前,先征询医师的意见。

    2.尽量穿浅色长袖的衣物

    尽管新加坡室外很炎热,但在此期间,也建议大家穿长袖长裤,最好是浅色,因为蚊虫不喜欢的浅色。还可在长袖衣物外喷防蚊剂。


    3.住所做好防蚊措施

    尽可能地“实体隔绝”自己和蚊虫,例如随手关门、检查纱窗是否完整。

    4.注意积水

    蚊虫多在潮湿、有水的地方生长,像家中花瓶、水桶、宠物食盆等,都可能有虫卵孳生。专家建议最少每5天进行一次清理或换水。

    5.密封垃圾袋和垃圾桶

    厨余垃圾要每天一倒,食物残渣和垃圾中的水分,也可能导致蚊虫生长。
    另外,家中如果有不用的建材、轮胎等,最好清理或移至室外,避免为蚊虫提供避风港。

    6.防止扩散

    如果已经被感染寨卡病毒,那么在感染第一周,患者应格外小心,避免一切蚊虫叮咬:因为血液中的病毒可通过蚊虫的再次传播,感染给另一个人。由于病毒可能潜伏体内,建议8周内不要有性接触。

    蚊虫多在潮湿、有水的地方生长,像家中花瓶、水桶、宠物食盆等,都可能有虫卵孳生。专家建议最少每5天进行一次清理或换水。

    目前,新加坡已经确认的寨卡感染数已经上升至115例。近日,美国、澳州及韩国等国家近日均发出旅游警告通知,提醒本国的孕妇在这此期间最好不要去新加坡。

    泰国当局公布,与2012年至2015年平均每年只有5人的感染率相比,今年上半年寨卡病例大幅上升至97例,寨卡疫区分别在清迈、尖竹汶府、碧差汶及汶干地区。泰国已被欧洲疾病预防管制中心(ECDC)列入“广泛传播”级别。

    并非所有蚊子都能传播寨卡病毒

    传播寨卡病毒给人类的最主要病媒蚊,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蚊伊蚊(Aedes albopictus),它们的活跃高峰期在日出后的1至2小时,以及日落前的2至3小时。即使在病毒传播活跃区,只有这2种蚊子可携带病毒。蚊子在叮咬病患后,需要几天时间让病毒在体内生成,再去叮咬人类,病毒才得以传播。而被受感染的病媒蚊叮咬后,病毒在人体潜伏3天至12天后,才会出现感染症状。

    人体感染病毒后,不会第一时间出现感染症状,这是让防控工作受阻的其中一个因素。
    目前,孕妇对寨卡病毒感染的影响首当其冲,不止孕妇会生病,更严重是腹中胎儿会出现“小头症”的天生缺陷。但医生说,不是每位孕妇被感染后,都会把病毒传染给腹中胎儿,孕妇的受感染率是1%至13%。

    随着各地的气温提高,蚊虫季节到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几个月前已提出警告,主要经由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可能在未来数个月大幅提升,并散布到世界各地。

    疫苗从研发到使用估计需时五年,或者更久

    国际社会正开展针对兹卡病毒疫苗开发治疗方法的优先研究工作。然而,目前医学界没有任何兹卡疫苗和疗法,也没有任何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疫苗。



    尽管传闻研发兹卡病毒的疫苗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但受访的传染病专家则表示那是比较乐观的预测,实际情况恐怕需要更长时间。

    专家表示,研发兹卡病毒的疫苗的过程会比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的骨痛热症来得简单,但未过滤性病毒找出抗原、做出疫苗并进行临床实验是相当费时的过程。

    研究发现有助防止蚊子传播寨卡的良性菌

    受寨卡病毒感染后,也许还有救!

    美国科学家近期发现,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良性菌,可阻隔寨卡病毒在埃及伊蚊中的传播,为防止疫情散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物防控机制。据《新华社》报道,此菌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共生菌,可在60%的昆虫体内寻获此菌,包括蜜蜂和蝴蝶等等。尽管如此,却不常在埃及伊蚊体内发现。



    其实,早在上世界90年代就有研究员发现,这种良性菌可让雌性埃及伊蚊受感染,让新生的蚊子携带此菌,并在整个蚊群众逐渐传播。这么做,可阻止骨痛热症的散播。

    目前,寨卡病毒正入侵世界各地,小编提醒各位在新加坡居住或工作的朋友们,要好好做防蚊工作,在这非常时期,一刻都不能偷懒,也不能常抱侥幸心态!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