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5月29日

    美媒:中国在南海战略“精明” 推动合作正奏效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24日发表新加坡人道主义者对话中心亚洲区主管迈克尔·瓦蒂基奥蒂斯的文章《中国主宰南海的精明战略为什么能奏效》称,南海仲裁案裁决之后的一年,中国在该地区推动的建设性合作正在取代严厉的不妥协言论。

    文章称,一年前,真的有人担心各国对于南海小珊瑚礁的争议性要求可能在东南亚引发一场涉及中国、东盟10国和美国的战争。2016年7月,海牙一个特别法庭裁定中国对与菲律宾有争议的南海领土要求没有法律依据后,风险大大增加。此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该地区国家的务实态度、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有限性,并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打算如何施加影响。

    文章称,在海牙仲裁庭作出裁决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危险的边缘政策。通过言论加武力炫耀,美国和中国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姿态。中国没有让步的迹象,在部分争议岛屿上迅速建设飞机跑道并安装武器系统。美国的舰船和飞机接近部分岛屿,声称其有权实施“航行自由”行动。

    文章称,在这种变化不定的背景下,当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出人意料地决定搁置该裁决、争取与北京改善关系的时候,人们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以让人们了解中国对该地区的行为。首先,中国缓和了它的态度。其次,中国官员前往该地区,提出在海上安全方面开展双边合作。接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北京承诺推动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这一行动十多年来一直缺乏活力。

    文章称,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是幸运的。海牙仲裁庭裁决引领的反对中国领土要求的势头在美国选举季开始以后很快减弱。

    文章称,这一切都使中国得以在南海采取更合作的姿态。到2016年年底,中国海警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提议进行双边合作。2017年初,中国外交部官员就建立行为准则框架作出了振奋人心的表示。

    果然到4月底,该框架草案终于被确定下来。其总则的第一条指出,行为准则的目的是提供“基于规则的框架,包括一系列标准,用以指导各方的行为并促进南海的海上合作”。

    特朗普总统4月底给东盟领导人打了一系列电话,这表明华盛顿正重申其对东南亚的兴趣,但就目前而言,美国的主要安全挑战是北边的朝鲜半岛。

    文章称,在杜特尔特表示不再竭力要求中方遵守裁决后,北京明显松了一口气,感觉到建设性合作可以取代严厉的不妥协言论。

    北京迅速开展了双边安全接触并向该地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前景。在印尼海军与中国海警在纳土纳群岛发生严重冲突几个月之后,中国海警主动向印尼示好。菲律宾被告知其渔民可以返回黄岩岛,虽然并没有中国船只撤回的迹象。马来西亚海上执法官员奇怪地发现,仅一次会议之后,中方官员就递交了协议草案。

    文章称,中国决策者很可能对海牙仲裁庭裁决以来的一年进行了深思并认为这种结果是“双赢”。北京更加合作的态度很可能在信任建立措施方面带来些许进展,有助于缓和南海的紧张局势,其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地位得到加强,而且不大可能受到挑战。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