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双月刊5/6月号文章】题:如何维持美国的优势(作者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L拉斐尔·赖夫)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是世界上潜在变革性科学研究的最大支持者,这是美国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占经济的将近 40% ——始终位居世界第一的关键原因。基础硏究往往需要历经几十年才能产生实际应用,并且那些应用是难以预测的〔比如为20世纪30年代粒子物理实验设计的回旋加速器如今被用于癌症治疗〕。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旨在拓展人类知识的努力,强大的新企业才得以发展,苹果和谷歌等技术界大腕借助在联邦科硏 投资中产生的技术打造出世界级企业。
缩减投入将导致创新不足
到目前为止,美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成功之道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为基础科学提供资源,大学提供人才、培训和支持。其成果激发创新、私人投资和进一步研发,带来新的产品、新的产业、新的就业岗位和大范围的更优质生活。
然而,尽管美国创新经济取得显著成果,政府和业界许多人却一直在收缩那种有可能孕育未来大企业的大胆的基础科学长远投资。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正变得 越来越短视和谨慎。由于在基础硏究领域没有充分的投入,华盛顿可能造成在未来几年里创新不足,从而阻碍美国经济发展。这种担忧自白宫公布预算蓝图以来变得强烈,该预算案提出大量削减科研经费的计划。
为什么美国政府对基础科学硏究的拨款日益枯竭,部分原因是上次经济衰退结束以来经济增长乏力, 难以找出理由为无法预期在未来几十年里产生收益的项目拨款。还有人觉得,其他囯家会从美国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中渔利却不帮助分担成本。还有人担心,创新与全球化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岗位流失。
但是,科学进步和技术变革的进程不会因华盛顿拒绝参与而停止。虽然美国人忐忑不安地认为科学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应接不暇,但收入增加之路归根结底要取道新技术。1987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索洛凭借他提出的一个经济增长模型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按照这个模型,实际收入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技术进步。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必然会增添而非减轻经济上的不安全,可能会从多个方面缩小美国的视野。
领先地位遭遇全球竞争
首先,美国的科技创新领先地位可能会开始面临全球竞争,一如该国的国内制造基地,那会带来重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尖端科学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具 有同等的重要性。十分显著的是,其他国家已经开始迎头赶上。当美国的研发支出在2008年至2013年间停滞不前时,中国的这笔支出每年增长17%,韩国增长 9%。中国人现在发表的同行评议科学期刊文章数量与美国人不相上下,中国的科研质量正迅速提高。
科研预算的进一步削减将妨碍培养我们迫切需要的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年轻人才。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美国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工业领域。因此,大学在为美国企业培养最顶尖人才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美国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参与前沿学术研究。像激光干 涉仪引力波天文台这样的项目向研究生证明了他们可以追求最大胆的想法,促使他们在今后不断创新。
继续克扣基础研究的经费还会有碍于美国吸引全球高端人士,进―步增强近来限制移民所产生的抑制效应。美国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人,他们当中既有学生也有教师。随着科研经费逐渐枯竭,外国人才的流入也会枯竭。
联邦经费减少还会削弱整个美囯科硏事业的多样性。虽然慈善支持很重要,但它代替不了联邦投资的广泛基础。
私人投资系统失去耐心
对科学的公共投资日益减少还跟另一个逐渐显现的威胁相关联:私人投资系统越来越没有耐心将重大发现一直推向商业化。从上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初,对教育和研究的联邦投资培育出不断迸发思想理念的优秀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然后,拥有大规模内部研发部门的大企业会聘用那其中的很多人,发扬利用他们的思想理念,并把它们推向市场。
然而到了 90年代,随着美国企业缩减自己的内部研发活动,科学家和工程师只剩下一个渠道将其创新推向市场:寻求风险资本建立初创公司。然而,风险投资通常缺乏耐心,它格外青睐能快速盈利或者有可能一鸣惊人的数字和生物技术初创企业。风险资本不那么适合许多基于新科技的有形产品,包括当今急需的新能源技术,它也许需要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并涉及要花时间去开发的新颖制造工艺。
美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创新的未来有赖于联邦政府增加对基础硏究的拨款和私营部门加紧努力把新技术推向市场。在1964年冷战和太空竞赛如火如荼时, 联邦政府的硏发支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9%。现如今的比例还不到它的一半——尽管面临诸如恐怖主义、网络攻击、气候变化和潜在传染病等威胁。鉴于这些挑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领导层重新重视科学和创新至关重要。
当今的突破是建立在勤奋工作和过去几代人慷慨资助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今天的美国人想给后代留下类似的遗赠,他们就要增加对国内科学基础设施的投资。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么,美国人再看到其他国家领先时就不应感到惊讶。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和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