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15日

    中国不会变得“更像西方”


    数十年来,中国和西方的关系一直建立在错觉和假象之上。

    西方政客们愚弄自己说,中央集权的中国最终会像他们一样变得开放和民主。

    而中国则在掩饰自己的全球雄心。遵照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原则,中国把自己建设成了制造业巨人以及世界头号贸易大国,它积累“硬”军力,规划“软”实力。

    这种假装游戏正在接近尾声。上周,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对中国的访问,可能是西方试图通过鼓励其接受西方自由思想来“塑造”中国崛起的最后的无效努力之一。

    他是带着开启强调性别平等、劳工保护和环境权的“先进”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的计划去的。最后他被客气地请走了。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则强调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新时代。由于中国的原因,他推出了—项法案,限制外国对澳大利亚政治生活的干预。效果立竿见影:周二,工党议员萨姆•达斯蒂亚里因为与一个与共产党有关联的房地产富商的关系而辞职。

    澳大利亚示范了更讲求实际的接触中国的方式带来的好处和潜在的危险。

    —些人预测会出现新的冷战。这是有可能的,假如西方对中国幻想的破灭导致了强烈的反华情绪以至于关系偏离正轨的话。

    但是,诚实也会带来更可持续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坦诚地承认差异之上,而不是幻想东西方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融合。

    这种虚幻的设想——中国会变得“更像”我们——阻碍了自由西方对于中国经济和军事优势带来的更大问题的讨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久前的中共党代会上,宣称中国正进入一个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

    西方政客们终于开始以中国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他们希望的样子来看待中国。

    这种新的清晰感正蔓延至西方。“实话实说总是有用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弗朗索瓦•戈德芒在有关中欧关系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澳大利亚将是西方国家如何捍卫民主价值的测试场。中国学生缴纳的学费支撑着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购买澳大利亚的原材料再加上中国人的旅游支出则支持着其经济发展。

    中国与西方关系的重启是可以实现的,这一次将基于坦率和有洞察力的务实主义,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