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4日

    中国管控“影子银行”动真格 不允许承诺保本保息


    日媒称,中国决定加强管控措施整治“影子银行”,对银行、证券等行业包括“理财产品”在内的金融产品销售进行限制,防止资金不经银行直接流向风险较高的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中国政府正式加强管控,市场也开始对政府加强管控导致资金短缺的问题抱有警惕。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27日报道,理财产品是银行向个人和企业销售的类似投资信托的商品。截至2016年底,理财产品余额达29万亿元人民币。约80%的资金在会计账簿外被运作,一部分流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由于绕过银行在当局看不见的地方进行融资,所以被称作“影子银行”。类似的产品有面向富裕阶层销售的信托产品和主要由证券公司销售的基金。

    报道称,如果“影子银行”膨胀,那么在监督机构难以掌握实际情况的会计账簿外进行的高风险投融资规模就会膨胀,这可能导致金融体系动摇。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11月公布指导意见,正式进行管控。政策将自2019年7月起实施。可以认为,从政策出台到实施管控预留近两年的准备时间是因为管控造成的影响较大。

    据报道,具体而言,管控措施包括将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并在会计账簿外进行运作的金融产品定义为“资产管理产品”,对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基金等进行广泛管控。截至2016年底,资产管理产品的余额合计为96万亿元人民币。政府将根据向什么样的投资者销售和向什么资产进行投资来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分类,并根据产品特征进行相应的管控。

    报道称,一直以来,中国政府是对推出产品的各金融机构进行纵向管控的。这是因为,在中国,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管机构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样内容的产品,如果推出产品的金融机构不同,则受到的管制也不同。一直以来的情况是,如果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的管控较强,那么资金则流向较为宽松的证券等。

    报道认为,此次管控的另一特征是,不允许金融机构承诺保本保收益。银行对大部分理财产品不会承诺保本保收益。但由于几乎没有债务不履行的情况,发售方大部分是国有银行,所以个人投资者认为“理财产品有银行作保障,比较安全”,这是资金流向理财产品的一个因素。这次的指导意见规定,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违者将受到惩罚。

    _____________

    请加入我们的FacebookTwitterG+,或者新浪微博获取最快资讯,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是:sgnypost